怎么鉴定翡翠的等级?
这个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我们工作室是专门做翡翠评估和定制的,接触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有三四年了,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干货和经验。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种分类方式,但最基本的是按色泽来分,即把翡翠分成A、B、C三档。其中 A货指天然翡翠,只经过物理加工,颜色是天然形成的; B货是指经过化学处理后的翡翠,一般颜色会有明显的加深,透明度会变差; C货则是对颜色有进一步的处理(染色),价格最低,风险最大。
当然,现在市面上也有部分商家用 B+C货冒充A货出售。因为B货经化学处理后会产生酸蚀网纹,其表面会有细微的凹坑,C货的颜色通常浮于表面,经抛光后呈亮色,有一定光泽。在鉴定时只要仔细检查表面,还是能够发现其痕迹的。 除了上述按颜色分的档次外,还有按照地子(底子的俗称)来分的。一般来说, 底子好的翡翠,水头好、透明度高,颜色均匀,无瑕疵,看起来非常漂亮,当然价值也高。而有些翡翠虽然颜色很鲜艳,但却因为灰暗、干瘪而缺少灵气,价值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在选购翡翠时候,不仅要看颜色,还要看其质地。 在我们的工作中,见过太多购买者因一时冲动买了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翡翠,随后退换又因损耗等问题产生纠纷的。因此建议大家,在购买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多看多问,确保买到的翡翠符合自己的需求。
翡翠的A、B、C货基本了解后,大家知道,只有A货翡翠才是符合国家标准和受世界承认的真正翡翠。那么鉴定翡翠A货的优劣就需要从颜色、透明度、质地、雕工四个方面进行:
翡翠颜色有"浓、阳、正、和"四个要素,只有符合这四个要素的颜色才是最佳颜色。简单地说,"浓"指颜色的饱和度和密度,达到该品种翡翠饱和度和密度的极限为最好。"阳"指颜色的亮度。"正"指纯正,不掺杂其他颜色。"和"指颜色要均匀。
透明度用"水头"来表示,水头越足,品质越好。质地用"苍"或"老"来表示,"老坑"是质 老坑料地最好的表现。所谓"老"即质地细密,颗粒感不明显。翡翠中常有外皮包着内芯,外皮如蛋壳称为"种新",蛋黄称为"种老",这种翡翠一般都比较细密。如果外皮和内芯质地差不多的话,就称为"芯皮不分",这种翡翠一般颗粒感较粗。
"形"主要是指翡翠或其它玉石的形状,因为各种玉石都有自己的本色,如果雕饰得当就可以突出玉石的本身美,同时也能表现出艺术美。一件好的玉雕作品,首先是用料大胆,充分利用玉料的本色,突出玉之美、之纯、之细。第二是玉器在造型上做到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第三在设计上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高有低,有细有粗。第四表现在雕刻上刚柔相济。第五表现在题材上,以顺其自然来突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