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1500度会坏吗?
这个温度,已经高于某些玉石的熔点,所以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将翡翠熔化的。 但实际上,由于高温下翡翠内部的颗粒会发生崩解,形成玉糁(就是那种一粒粒的,用肉眼很容易看到的晶体),再经过冷却收缩后,原本整齐有序的翡翠微粒就会杂乱无章地排列,最终形成的物质不是玉器中常见的软玉,而是一种叫做“石粉玉”的新东西了~ 这就是为什么高温下浸泡在酸性溶液里的翡翠会变色、变浑浊,为什么有些玉友买回产自缅甸的“新坑料”翡翠后会发现它们看上去灰突突的,这就是因为“石粉玉”中灰色含铁质暗色矿物含量偏高的缘故~~ 所以啊,大家千万别以为高温会让你的翡翠“化了”“融了”,其实人家根本就没这么脆弱好嘛!!
至于题主说到的“泡油”,其实就是一个清洗过程罢了。只不过常用的清洗剂是植物油或者液体石蜡而已~ 关于“泡油”,网上有很多不靠谱的经验说法,比如说用猪油、羊油、茶油甚至化妆品来代替清洗剂都是不对的!因为这些油脂中含有蛋白质、色素等成分,遇到空气后会逐渐氧化而变得浑浊,从而污染了翡翠。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冲洗干净即可。 当然,如果您的翡翠需要定期清洗的话——比如您发现它表面有脏污或者油渍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先用牙膏轻轻刷洗(注意哦,不要整个珠子都涂抹上牙膏,这样很难清洗干净,而且会留下牙膏印子),再用清水冲干净。
翡翠是硬玉岩,主要是由辉石(主要为硬玉)组成的(多数为隐晶质集合体)。所以它具有辉石类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辉石类的熔点一般为1200-1500度(如铁钙镁等元素不同,则会稍有不同)。所以,翡翠在1500度时,其分子或原子会慢慢达到激发态(开始发生分解或电离)。随着温度的不断持续上升,则翡翠会慢慢变成液态(即开始熔化);然后变为气态(完全熔化),翡翠则开始破坏,然后变成更小的分子或原子。
所以,把翡翠长时间放置在1500度以上(高温)的地方,则翡翠会慢慢破坏,然后消失。如将其放在火上烧(实际火的温度能达到1500度以上,甚至高达2000度以上),则其表面会因局部首先达到1500度以上而首先破坏,然后才逐渐变成小分子或原子。这时,从翡翠表面可以看到黑色的灰掉下来的。实际上这就是其破坏的过程(因高温破坏而产生的)。
一般说,在500度以下时,翡翠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在100-500度的火中烧烤几个小时,可以起到提高翡翠(有绺裂或内部结构疏松)的韧性等的作用(因为这时能将翡翠里面的少量的水分等烧掉)。而在低于100度以下时(实际有时也可稍高于100度,如110-120度),也可对翡翠进行烤或火烫,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可以起到如上面说的对有绺裂的翡翠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