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貔貅分雌雄吗?
你好,我是翡翠哥! 翡翠貔貅是不分公母的哦!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一个事情,那就是什么是“公”什么是“母”?(这里说的公母并非生物上的性别区分) 古代人们以左为尊,所以左手称为“公”;右手称为“母”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什么材质的貔貅,都可以分成"公”和“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如果仔细分析古人对“公”“母”的用法就会发现,古人所说的“母”指的是女性,而“公”指的是年龄或者身份地位。例如:
1、《仪礼·士冠礼》有言:“母哺者,抱母之鸡。”注曰:“哺,养也。”这里的“母”就是母亲的意思。
2、《尔雅·释诂》云:“父、母、君、亲、长、高、年。”李巡注曰:“此十者,人之称尊号。”这里的“母”其实就是“老”的意思,与现在的“母”含义不同。
3、《汉书·郊祀志》载:“天子乃幸雍,祠五畤,见群羝。”颜师古注曰:“膻臭之息上通于天。此云‘群羝’,明是公羊也。”“母”在古代也有指代“雄性”的意思。 所以古代所谓的“公母”其实并没有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之分,仅仅是用来区分年龄/身份或者是雌雄而已。
那么,再回到正题,因为古人是用“右”代表“阳”,用“左”代表“阴”,并且是有事实依据的。所以用左右来区分公母也是有依据的。 也就是说只要是不对称的,就可以认为是公的;只要是左右对称的,就可以认为是母的。这对任何东西都适用。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左边的是公的,右边的是母的。 图片中左侧的貔貅头朝着外面,且四肢着地,尾巴朝外卷起,这种形态的不对称,所以叫做“公”。右侧的貔貅头贴着身体,双腿盘起,尾部着地,这种形态的对称,故而又称之为“母”。
当然,如果你还是看不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公:脸看着外面,屁股对着我们的叫“公”。 母:脸看着我们,屁股对着里面的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