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上冰渣子很多?

代小惠代小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冰渣子的翡翠,一般都是糯种以上的,也就是说细度还行。 这种细度行内的说法是“起胶”、“起荧光”或者“起雾”。 “起胶”很好理解,就像一块刚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果冻,那种黏黏的、滑溜溜的感觉;而“起荧光”和“起雾”则不太好解释,要题主自己多留意,细细体会哦~ 用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吧!在强光灯下仔细观察,如果看到类似星芒状的一颗一颗很细小的亮点(不是光源),就是起荧光了;若是一团一团晕开的絮状物(还是不能透光),那就是起雾了。 在自然光线下,如果颜色正绿且浓度够的话也可以看见微微的荧光(只有微乎其微的一点,不仔细辨认几乎看不到的哦!)当然,若是春带彩或阳绿的翡就基本看不到荧光了。

至于这冰渣子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翡翠形成过程中被包裹着的晶体矿物的颗粒,因为形状像冰块晶粒,所以叫做冰渣子。用专业点的话来讲,这些晶体矿物是“硬玉岩晶屑”,也就是构成翡翠的硬玉岩晶体(也就是硬玉钙铝硅酸盐集合体)中的小晶粒。 这东西存在不影响品相,只是影响细腻程度(毕竟是小晶粒嘛)和硬度密度,会使得翡翠相对脆弱一些而已。但是,如果是大冰渣(也就是晶屑比较大而粗)的话,就会影响美观甚至使得饰品价值大跌了。

那么怎么判断呢,这个就要考考大家了……嘻嘻,其实我的意思是你多看多观察,积累一定的视觉经验,比如你经常看别人怎样评价一件翡翠,时间久了你自己也能分辨出来了。 比如说下面这件手镯,虽然种水色都好,但肉眼可见大量的冰渣子,影响了细腻程度,按行价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亏了不少钱呢。

程孟淦程孟淦优质答主

其实“冰渣”并不是翡翠独有的,我们在吃冰激凌,喝冰水,吃冰棍…的时候也可能看到一些“冰渣”。“冰渣”的形成是因为液体在结冰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晶格比较差的结晶体,比较细小,看起来就像是“渣”。

“冰渣子”不一定是杂质,可能是冰裂纹和冰点

有一些的冰裂纹非常细小,内里的裂隙可能已经被次生胶质充填,所以看起来比较透明,但是在强光灯下会呈现白色,看起来就像“冰渣”一样;另一类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冰点”,是因为晶格缺陷在光的折射作用下形成的,也算是翡翠冰裂纹的一种。

虽然这两个并不是翡翠的杂质,但是过多的冰裂纹和冰点对翡翠的净度影响比较大,所以这类翡翠也不会有太高的价值。

“冰渣”一定是杂质(原生杂质和次生杂质都有)

这类冰渣是实实在在的内红外杂或者内生外杂,属于实实在在的翡翠杂质。虽然冰渣在某些颜色、底子的衬托下,效果还是挺漂亮的,但是这类“冰渣”是实实在在拉低翡翠净度,影响翡翠价值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