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酸处理翡翠?

卓红日卓红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酸洗”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违法处置手法,它通过强酸浸泡、腐蚀,去除玉石表面的污物及瑕疵,同时改变玉石的颜色。例如,原本淡黄色的玉料经过酸碱浸泡后,会变为白色或淡黄色。 通常,在商场中销售的低价仿冒品大多采用酸处理工艺。由于价格较低,很多消费者误以为这些“酸洗”过的玉石品质差,从而选择价格更高的天然翡翠。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首先,大多数的酸处理是对原色质进行改善,让原本质量一般的原料变得更具观赏性,因此酸处理的玉石不仅保留了其内部的结构,而且也赋予了其独特的颜色和润泽感; 其次,因为酸处理是一个去浊增亮的工序,所以一般只会留下轻微的清洗痕迹,只要注意观察,还是能在表面看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如图1):浅表的纹理清晰、线条明朗,用刀刮过后,表面会有带绿的胶状物脱落等。 但是,如果是经过硫酸浸泡的高劣假货则另当别论了,因其结构已被完全破坏,色泽也会显得干涩无灵气(如图2)。这类假翡翠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的话,往往能发现气泡,刀刮后的痕迹也十分明显,且很难清除。

当然,最可靠的方法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忌因小失大。

查雨苗查雨苗优质答主

放大镜下观察,酸蚀纹是判断是否浸酸的重要依据,通常为连通的蛛网状、平行条带状。注意,若是密度较高的短小的酸蚀纹,也要注意观察颜色与酸蚀纹的关系,如果颜色在酸蚀纹内充填,也是经过酸浸处理的。

查检台照射观察:由于经过强酸的浸泡,酸处理翡翠内部结构疏松,裂隙增多,在查氏镜下常出现橘皮效应,裂隙处呈浅黄绿色,而原生色颜色分布较稳定,通常较深,染料分子质量较小,会沿裂隙进入到翡翠内部,呈丝带状或团块状分布。

相对密度:经过强酸浸泡的翡翠,内部疏松多裂纹,相对密度一般小于3.33。

折射率:浸酸充胶处理翡翠的折射率一般小于1.66。

天然翡翠由于内部常含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相态的杂质,当一束光(白光)进入内部后就会产生双折射的光学现象和色散现象,同时由于光程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使一束白光分解成二个折射率有差别的颜色不同的二束光及色散光(七彩光),因此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凡是具有双折射现象和色散光的现象就证明有翡翠存在的依据(指硬玉),即可证明该饰品有翡翠的成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