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密度? 翡翠的密度是指均匀块状翡翠经抛光研磨成厚度1毫米左右透镜,在透镜中垂直方向观察,其质量(重量)与体积之比,以克/立方厘米计量。 天然翡翠的密度大于7.0g/cm3、色料和种质好的老坑翡翠密度常大于337g/cm3;而人工处理过的C货及B货翡翠的密度则小于7.0g/cm3,有的可能只有5~6g/cm3,用手掂量有轻微或明显的坠手感。
另外也可通过测量方法判断,把翡翠放在手心,用手轻轻托起,用另一只手的指甲掐住并轻轻顶起,如果很容易顶起来,且顶起来的部分明显轻于未顶之前,说明密度不对,即不是天然的A货,而是B货或者C货。 测得密度后,可进一步比较其大小,通常好质量的翡翠密度较大,而劣质的翡翠密度较小。
由于硬度是影响玉石佩戴长久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选购时还可以借助硬度计来测量,A货翡翠的莫氏硬度在6.5~7之间,而染色处理的B货翡翠的硬度会降低至4.5~5.5之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虽然大部分天然翡翠的密度值均在7以下,然而却并不代表所有的翡翠都符合这一标准,例如产自缅甸东北部的雾露河沿岸的白沙岩矿床中所出的“干青”,其颜色鲜艳、质地细腻,平均密度可达3.6g/cm³。
赞同 783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6 19:21:39 由于光的密度无法测量,因此,翡翠的密度主要通过测量质量、体积这两个指标,并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市场上常用的方法是用电子天平测量翡翠饰品在空气中的质量m1,再测量该饰品在去离子水中的质量m2 ,则饰品浸入去离子水中的体积 V 即饰品的质量为m1 - m 2 /水密度,则饰品密度 为m1V =m1 /m1- m 2/水密度。在国家标准和行标中,密度的测量采用了体积测定法,但该方法需要将饰品加工成边长5mm的规整试样。
密度是鉴定翡翠的重要特征指标。由于硬玉是造岩矿物,翡翠中可含有钠铬辉石、霓石、钠长石等多种矿物,因此翡翠属于多矿物(岩石)集合体,翡翠的密度变化区间较大。在行标中规定,翡翠密度测定的样品应至少具有1个平面为平底,尺寸不小于10mm×10mm,厚度不小于3mm。采用体积法(国家标准规定)测定的翡翠密度集中于3.32~3.37g/cm3;采用质量体积法(行标规定)测定的翡翠密度集中于3.29~3.41g/cm³。行标规定,翡翠密度定为 3.33±0.03g/cm³,标准偏差为±0.03g/cm³,即只要密度在3.30~3.36g/cm³范围内的翡翠,其密度即判为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个别由色石材、石料染色而成的翡翠 B货(行内称为杂色B货、石底色翡翠)由于处理工艺的问题,浸染着色的树脂和石蜡在实验检测中不易清除干净,因此所测得的密度有可能偏高或偏低。
赞同 945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4 9: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