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分种水等级?
种,指的是宝石的晶体结构,水,指的是透明度。 种和水之间是有一定关联性的——种好的宝石一般水都会比较好;但如果种好而水差的话,价格就不会特别高。 影响种和水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矿物成分、结晶特点、质地结构、染色情况等等。 这里我们主要谈一谈有关“种”的因素。
种可以分为老种、新种以及中间品种。
1. 老种,亦称老坑种,硬度大(一般在6.5以上),密度大(通常3.00g/cm3左右),透明度高,表面光泽强。多指老矿口的玉石。如:
2. 新种,硬度较小(多在6.0~6.49之间),密度相对也小(通常在2.97g/cm3上下),水头较好但透明度仍不如老种,表面光泽也比较弱。多为新矿口或开采时间不长且结构比较松散的玉石。如:
3. 中间品种,介于两者之间者。 影响种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开采方式——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采矿方式是怎样的,对种的影响都很重要。加工过程也可能会改变玉料的种质。
首先要分辨的是玻璃种翡翠,玻璃种翡翠最大的特性,便是具有玻璃般的透明度,光亮照人,冰清玉洁。在所有翡翠中,玻璃种翡翠的通透度最好,在翡翠界有“玻璃种翡翠,价值赛黄金”的说法,可见玻璃种翡翠之昂贵。玻璃种翡翠其内部结晶颗粒极其细小,肉眼根本看不清,因此看上去肉质非常纯正,绿色分布也非常均匀,是翡翠中的上等品,其价值往往高过同等颜色水平的其他品种翡翠十余倍乃至上百倍,有“玉皇”之称。
第二是冰种翡翠,其特点是虽然结晶颗粒细小,但是胶质较差,因此虽然透明,但是给人的感觉更为浑浊,不如玻璃种,因此在价值上也有一定差距。“冰种”名称由此而来,冰种翡翠在透明度上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等品通明度几乎接近玻璃,仅次于玻璃种,但是,与玻璃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冰种翡翠的绿色分布不均匀,浓度不够,绿色一般也较浅。
第三是芙蓉种翡翠,其特性是绿色分布不均匀,色淡,透明度较差,成半透明状。结晶颗粒也不如玻璃种翡翠细小,而是较为粗放,因此绿色的分布也断断续续,不够均匀,给人感觉较为模糊。这种翡翠在绿色上差别很大,同样属于芙蓉种翡翠,有的绿色十分明亮艳丽,但有的则偏灰或偏蓝。
第四是金丝玉翡翠,在翡翠界素有“出君王不出将相”的说法,其意思是,一个翡翠矿脉,如果发现有金丝玉翡翠,一般来说其中很难再有更高级翡翠出现。金丝玉翡翠属于亚透明体,其主要特性是色淡,绿色部分往往成丝状、柱状,并有硬玉特有的解理与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