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翡翠鉴定有哪些?
香港对于翡翠的鉴定标准与国内的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采用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GB/T18894-2002《天然翡翠原料分级》和GB/T38821-2020《翡翠制品分级》这3个国标作为评定依据。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沿用这些国标时,对其中部分条款的理解与大陆存在差异,因此会出现同样一件物品经不同地方鉴定结果不一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购买奢侈品或其他贵重物品时,最好携带相应的鉴定证书,以防万一。
以天然翡翠原料(毛料)的评级为例,香港采用的评级制度相对更为严格一点,要求达到标准的翡翠原料必须满足“颜色均匀”、“无色根”、“透明度好”才能评为A 货;而大陆则允许有少量色根的存在,对透明度和色泽的均匀度要求稍作放宽。虽然只是细微的差异,但往往导致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在香港被判定为B 货的,在大陆可以评为A 货;反之亦然。另外,在评价翡翠原料时,香港还注重“浓”、“阳”、“俏”、“正”、“和”这5个字,与颜色有关的词语包括“浓”、“阳”、“匀”、“俏”、“正”,与质地有关的词语包括“和”、“透”、“净”、“润”,消费者可以对照观察,帮助判断。
除以上介绍的内容外,在进行翡翠鉴定时,还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
第一是除了高档宝石(如红蓝宝、坦桑石等)以外,大多数彩色宝石(尤其是半宝石)的鉴定不需要检测微量元素,因为意义不大。而翡翠属于辉石族矿物,属硬玉岩,主要组成元素为硅酸钙铝镁,其次是氧化铁和钛等的合金,所以在鉴定时检测其中的微量元素是有必要的,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产地或加工地的一个依据。
第二是在进行成品翡翠的鉴定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导致各机构、各商家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出现差异在所难免。而且,由于影响翡翠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种水、颜色、瑕疵、做工等等,即使同等条件,不同鉴定师的评价也可能略有波动。建议各位在选购商品时,尽可能选择信誉较好的商家,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