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干吐?

周越周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翡翠行业里,经常会听到“干透”、“水头足”等术语,这些和翡翠的水有关。那什么样的水头才算好?如何评价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翡翠的水是哪里来的,它来源于翡翠内部的化学成分——二氧化硅(SiO2)。因为二氧化硅是一种玻璃质的矿物,它有晶体,有缝隙,所以光线可以透过来产生光莹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头足”、“干不透”。反之,如果玉质不透明或者半透明,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干透”、“水头差”。

影响翡翠水润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切工、抛光、厚度、料子粗糙或细腻程度等等。其中,影响因素最大的莫过于雕刻的工艺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雕刻的过程会去除掉多余的原料,从而让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内部分子,使得玉石看起来水灵灵的。而相反,那些没有经过雕刻的原石或者是雕工差的成品,由于覆盖表面过于粗糙,光线很难穿透,就会显得“干瘪”、“没精神”。 当然,除了看外表,你还可以敲一敲,听听声音。好的翡翠,由于结构紧密,硬度较高,敲出来的声音会比较清脆悦耳;而差的玉器,由于用料不足或是人工处理的原因,硬度较低,敲出来的声音会比较沉闷。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已经知道如何判断水头的好坏了。那就是看颜色是否透明,有无杂质和裂纹,形状是否饱满完整,结构是否清晰均匀且表面打磨光滑。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宝贝,可就要珍惜啦!因为它可是不可多得的“水头王”——冰种翡翠。它就像未融化的冰块一样,给人以干净通透、清凉刺骨之感。 不过,要注意判断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免得被“染漆”了哦!

仲梓仲梓优质答主

翡翠业内有“水头”一词,其实也可以说成水份,指的就是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分充盈而叫“水足”、“水润”、“水透”或者“水长”,透明度差的翡翠由于缺水而叫“干”、“干嘣”或者“干吐”。干吐由于透光度差,看起来发乌,显得没有精神。行内有“水够色才正”的说法,透明度好的翡翠颜色才会饱满、娇艳、灵动耐看,透明度差的干吐翡翠,颜色会发乌、发浊,容易失真走样。

翡翠业内的“干”和“裂”等的性质不一样,“裂”是指翡翠内部有裂纹或裂隙,主要是外力破坏后形成的;而“干”是翡翠内部本身缺水,有无裂纹或裂隙无关系。一些外行人在购买翡翠饰品时,会怀疑干吐饰品是开过石或煮过石(是行内人俗称的注胶翡翠或黄杨木染色翡翠),其实干吐属于翡翠的自然成色,在“种老”、“底子老”透明度差的翡翠中十分多见。

鉴定翡翠是否真的干吐,方法很简单:用小手电筒照翡翠饰品的台面,如果内部“不通光”,很发乌,就一定是干吐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