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表面有很多荧光点?

嵇小文嵇小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荧光就是紫外线刺激下的发光效果,一般只有C级以上(C级很低,几乎是没有种水)的翡翠才会出现。而含有荧光的翡翠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处理的B货或C货。 有人把有荧光的B货、C货称为“飘蓝花”,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性极强的名称。因为除了极少数的紫罗兰翡翠外,所有带有紫色的翡翠都不可能飘着“蓝花”——紫色是很深的颜色,怎么可能会是飘在表面的“花儿”呢?

事实上,所谓“飘蓝花”是指蓝色调集中在翡翠的表层,如同水花一样扩散开去。这通常是因为色素链被打破,染色剂流到了表面并扩散开来所导致的。 很多人看到有荧光的翡翠都认为是品质比较好的那种,价格也应该不菲,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前面说了,能出现荧光的效果至少是C级(有飘花的是B+C货),这样的翡翠也就是机器工或者低端镶嵌的材料,价值相当有限。

如果买了这样的东西,那就亏大了,所以购买时候一定要小心。要辨别是否为人为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观察,如果看到表面有染料聚集成的“色团”,那就是处理过的;如果没有,则是天然的。自然形成的翡翠表面都会有蜡状抛光粉,如果用湿布擦拭后仍然有的话,说明没有经过强酸腐蚀,属于天然未处理翡翠。 用放大镜观察,没有处理的天然翡翠可见到晶体颗粒,而经强酸浸泡后清除污点的翡翠,看不到晶体的轮廓。天然翡翠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无法轻易刻划出划痕,而被酸溶液浸泡过的翡翠则质地松软,可以用小刀刻划出痕迹。另外,经酸溶液浸泡后的翡翠,表面色调发灰,光泽弱且模糊,看上去很死板,而没有经过处理的翡翠,表面光泽明亮,细小的晶体排列整齐,整体感觉很灵动。

濮阳薇瑞濮阳薇瑞优质答主

这些“荧光点”是存在于翡翠晶体颗粒之间的杂质微粒在抛光翡翠时打磨而形成的孔隙在强光照射下形成的反射闪光点。当强光入射到这些微小孔隙时,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在表面上形成白亮的闪光点,就像是点了一层荧光粉一样。 这种现象主要在玻璃种冰玻璃种翡翠中出现,而且一般为高翠色,主要出现于手镯及戒面等饰品上。

如果是在高绿底色上呈现白色闪光点,就是“翠上加雪”这种翡翠是属于高档翡翠饰品。“雪地翠”是冰种玻璃种翡翠的一个特殊品种,一般“雪地翠”主要为高绿的冰种玻璃种翡翠,其表面有许多“荧光点”。对这种特殊翡翠饰品鉴定时,应仔细观察其内部的绿翠色,以及“荧光点”的生成原因,综合研究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