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是活玉?

莘鹏诗莘鹏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应该说是“新翡翠是活玉”或者“新鲜翡翠是活玉”。 所谓“死”与“活”是与温度及湿度有关的。

在云南腾冲、瑞丽等地,有大量的翡翠矿区或厂口,由于地处亚热带,常年气温较高潮湿。所以开采出来的翡翠原石大多会有水(透明度高),而且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搁置,让其“醒一醒”再加工,这样制成的玉器才能“水灵灵”的。(当然也有特别干的料子,需要事先泡水,但是相对比较少见。例如老坑种翡翠原石) 而有些原料来自缅甸东北部乌苏里江沿岸,以及俄罗斯远东区,由于这些地区离产地近,开采出来就直接卖,所以通常称为“北货”(南为缅甸,中为云南)。

因为离原产地近,加之气候干燥,这类翡翠原石普遍密度大、结构紧实、颜色浓郁,看上去就很“结实”,给人很有分量感且不耐操的感觉,所以常被用来制成首饰品或摆件。

不过,这样的感觉也会因时间而改变。比如以前买回来的“北货”,放几年后再看的话,可能会发现它的“容颜”发生了改变,变得水分充足一些,通透一些的也不足为奇。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翡 翠原石都是“死”的!只是说相对于“鲜活”的原石来说它显得比较“苍老”而已。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活”是指原生矿石的风化作用,而不是指人工打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效果(即不是抛亮光)。这一点与和田玉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因为人体油脂的渗透而产生的“活”感;而前者则是自然现象。

苟韵霈苟韵霈优质答主

在中国玉文化史上,玉石的品性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几千年来,人们把玉具有温润、缜密、坚实、洁净的“玉德”与人的品德相比附,赋予了美玉以象征君子高尚品德的种种德行,用玉德比人德,以玉德励人德,以玉养德,以德崇玉,使玉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人格的物化。

玉德是玉文化的核心,它使无生命的玉人格化了,赋予玉以生命和活力,因此可以说,玉是有生命的,是有灵魂的。“宁为玉碎”、“化干戈为玉帛”、“金玉良缘”、“冰清玉洁”等许多成语都是中华民族玉德思想的结晶。而我们从对翡翠真谛的诠释中可以感受到,翠德正是对玉德的完美传承和升华,翡翠理所当然地成为具活力的玉——活玉。

首先,翡翠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硬玉矿物的结晶体,它是地球上岩石演化历史中形成的物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翡翠是具有活力的。

其次,翠德是对玉德的继承和发展,与玉德相比,更为丰富和完美。玉德是在人们长期对玉的佩戴和使用过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玉以其温润的品质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以至于玉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化身、中国文化的化身,成为国人的精神象征,成为活的玉德。翡翠在中国流传虽然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因其品质比玉更优秀,内涵更丰富,色彩更多元,在被国人接受过程中很快就溶入了玉文化,从而使中国的玉文化得以传承和光大。

翡翠在承扬玉德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成为更有活力、更富生命力和个性的“活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