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看品质好坏?
对于新手来说,买翡翠先看种水,其次看颜色,种水好颜色好的,价格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是老手的话,首先会观察其是否具有升值潜力,比如色阳、底子干净、种水好、个头适中(5mm以内)的满绿蛋面,或者是色辣、底好、水头好的老坑料子,这些都是值得投资的品种。 但如果是想花最少的钱买到尽可能好的东西,那可要仔细看了。
这里分享几个不花钱或少花钱也能买好翡翠的技巧。 ①多看看专业的书籍和资料,了解基本的翡翠知识。知道得越多,在选购时就越容易做出判断。
②学会辨别真假,假的终归是假的,只要掌握了辨假的方法,即使不去专业检测机构也能初步判断购买的翡翠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③多看多接触,平时可以多去市场或者相关实体店看一看,摸一摸真品,增长自己的见识,这也是学习的过程。 至于那些网上卖的非常便宜的“低劣”翡翠,其实真的没有那么不堪,作为配饰或点缀确实也不错!如果预算不够,买个这样的饰品也不错啊~
第一点就是看翡翠的种份,种份是衡量翡翠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在所有的玉里面,只有翡翠才会有玻璃种,这个玻璃种是非常珍贵的。有些玉有玻璃感,但是没有玻璃种。像和田玉,有羊脂玉那样的油脂感,那叫油脂种。钻石有玻璃感,但是没有玻璃种。翡翠的玻璃种,是一种透明,是晶莹剔透。所以看翡翠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的透明感。翡翠的品级最高的就是玻璃种。玻璃种非常晶莹,清澈、透亮。它非常细腻,而且它的结构非常紧密,摸上去非常光滑,所以玻璃种的翡翠价值非常高。玻璃种的翡翠比较珍稀,它一般只出现在缅甸的抹谷地区,这个地区只有15%的翡翠才可能有玻璃种(玻璃种翡翠一般产自老坑,老坑玉所占翡翠开采量不到20%)。老坑是几百万年上千万年前,从山上冲下来形成的堆积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冲刷,它就特别细腻。玻璃种因为特别透明,颜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如果有颜色,又很透,那它就更珍贵了,叫玻璃种飘花。玻璃种飘花一般都有非常高的价值。
第二就是看颜色。翡翠首先看种,第二看颜色,叫色正不正。颜色正的翡翠价值就高,颜色不正价值就下降。看颜色正不正,这是有标准的。一般颜色正的翡翠只有5%,95%以上颜色都是稍偏。比如绿色,一般纯绿是不太多,纯绿的翡翠只有5%,大量的是偏色,偏蓝、偏黄都是很大的。但是它只要具有绿的色调,也叫绿色翡翠,只是品级要下降一点。
颜色的品级分为好几级:正绿、蓝绿、黄绿。黄绿价值就比较低一点了。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以绿为主色调,所以都可以叫绿色翡翠。如果是以蓝为主色调,就不能叫绿色翡翠了,可以叫蓝翡翠。如果有正绿,正蓝、正黄,价值就非常高。还有彩色翡翠,这是很罕见的。彩色翡翠在2005年前后有一段价格非常飙升,后来就下滑了,目前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主要是它存在争议。彩色翡翠的颜色90%都是人工处理的,只有10%是天然色。但是有些天然色和人工处理色有相似之处,鉴定出来存在争议,所以它这个价格现在有回落。所以翡翠还是以绿为贵,绿为主。色艳、艳丽的绿价值非常高。
第三是翡翠的水,就是透明度,这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翡翠的种份。有些书上说“七分看种,三分看水”,“七分看莹,三分看水”。“莹”就是晶莹,指透明,“水”更指水的感觉。有的透明感很强,水份高,有的透明感没有那么好。同一种份,有水的非常通透,很晶莹。但有些看起来也有点通透,但是它的水份差一些,所以它们的价值也有差异。
第四是底,就是它的背景。翡翠的底子一般分为“花底”和“净底”,有颜色多一点的叫花底,少一点的叫净底。底子干净一点的价值高一点。
第五是工,工就是做工。看这个造型漂不漂亮,做得好不好,颜色搭配得是否恰到好处。
第六是底子,底子就是指细不细。有些翡翠底子粗,颜色在底下都糊状的,在鉴定界叫“沫子绿”,这个价值差多了,价格可能低几十倍。如果底子很细,结构很细小,颜色也很好,那就是非常好的。
总的来说,翡翠以绿为贵,以玻璃种最好。
总结起来它的品质排序是:“以正绿最好;以玻璃种最好;以通透水好最好;以色彩搭配艳丽最好;以冰底子、细底子最好。”
总之,翡翠非常丰富多彩。它既有细腻的羊脂玉感,又有油脂的玻璃种感,还有五颜六色的色感,色彩非常丰富,非常漂亮,所以非常值得欣赏,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