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翡翠能造假吗?
“假”是相对“真”而言,没有“真”也就无所谓“假”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换成 “多色翡翠能染色吗?” 显然是可以的! 但这里又引出一个新话题——什么是染色的翡翠?什么样的才是天然的多色翡翠呢? 要分清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两者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容易混淆。
我们通常认为天然翡翠是多色的,比如这个镯子,底色和颜色都是自然的、浑然天成的;而染色翡翠是经过染色剂处理的,颜色不是天然的,是用染料染出来的。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把颜色分为“原生色”与“次生色”两种的话,那么所有原生色都是天然形成的,而所有的次生色都经过人工处理。
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原生色(自然色)的翡翠是天然形成的,而染发剂处理的翡翠一定是次生色呢? 当然不可以! 因为除了原生色外,还有很多种次生色,它们是天然存在的,不需要人工加工就能得到。这些色彩斑斓的猫眼石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种宝石的原生色为绿色,但次生色却极其丰富,红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
也就是说,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类宝玉石的原岩(未风化的矿石),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其实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即基质(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固体粒子)加聚晶(晶体状的小颗粒,如长石结晶体)的结构组合。其中基质主要是透闪石或阳起石等硬玉型矿物,而聚晶则是富含色素的粒状矿物。
当原岩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界影响,例如高温高压、氧化铁渗透等,其中的部分粒状矿物会溶解,进而由含色矿物的基质填充,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多色效果。 这就是次生色的形成过程,与人工染色完全没有关系。 所以从本质上讲,这类多色效果应该是天然形成的。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既然多色效果是天然形成的,那你刚才还用漂白剂处理手镯干嘛?” 这是因为虽然颜色是天然形成的,但翡翠原有的艳丽光泽却是人为导致的。
天然翡翠在经过长时间地质演变后,表面会产生风化作用,从而失去原有的鲜艳亮度。而这种失水钝化和磨损的作用是很缓慢的,需要历经千百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出来。但对于商品化的首饰来说,这样的变化速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提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