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会有瓷器?
这就要聊一聊,中国陶瓷的历史了! 中国陶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原始陶器期 青瓷时期 白瓷时期 彩瓷时期 而青花瓷则是源于白瓷发展而来的! 在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开始烧制白瓷,但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容易脱落,所以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 但是在南方的越窑、龙泉窑等地,已经开始烧制成熟的青瓷并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陶瓷质量要求的提高,北方的磁州窑开始烧制褐彩瓷和墨彩瓷,同时期的景德镇也烧出了晶莹圆润的白瓷。
到明代永乐年间,我国首创了青花瓷生产方法,将蓝色的氧化铁染料浸染在胚体上再通过高温还原成白色,从而呈现出蓝色花纹。 这种技术一直传承到现在,不过现在有了更多的工艺改进,比如二次上色等等。
其实除了我们熟知的青花瓷以外,还有青花釉里红(在青花瓷坯体上施釉,然后喷入红色颜料)、青花加彩(在青花瓷上施彩)以及青花玲珑(瓷器坯体通体施淡青色釉,局部不施釉或者施透明或半透明的釉,然后在有孔洞的地方进行雕刻填充)等多种品种。 而之所以能够烧制出这么多品种的瓷器,与我们的制陶技艺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汉代我们就掌握了在瓷土中加入高岭土以提高瓷器的烧制成功率以及强度,同时在陶瓷的制作中加入了印模,制作出了印花瓷。
而在明代,我们又创造了玲珑瓷器,是在陶瓷行业中的重大发明,为以后的青花瓷、五彩瓷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个发明主要在于我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透光并且不易碎的玻璃质晶体——鳞片状长石,用它做原料制成的纸张可以用来印刷图案,再覆以透明的釉质,就可以实现刻花的印模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