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来中国原因文物?
白求恩,加拿大人的名,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约翰·帕特里克·白求恩(英文:John Patrick Baez,1890年3月4日-1952年1月9日),是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生于安大略省布鲁克塞尔镇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他因为对欧洲和亚洲的难民和伤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在1937年和1944年分别获得了加拿大英帝联邦和最崇高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他于1952年因肝癌病逝于中国北京。
1936年秋,白求恩给朋友写信说:“现在日本已经占领了东北,战争很可能蔓延到华北。如果日本进攻蒙古,苏联有可能出兵,那么战争就可能会扩大到全中国……我希望能去延安,在那里可能找到挽救灾难的办法。” 1936年冬,他抵达延安,开始为八路军和其他新四军治疗伤病员并讲授外科手术技巧。
“除了他的医疗技能外,白求恩还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外科医生。他发明了一种‘U’形钳子用来夹住血管止血,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缝针,用特殊的缝法,使伤口更快愈合。他还教会许多中国医务工作者使用这些新技术。”[来源:百度百科]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白求恩和他的医疗队累计手术治疗2000多伤员,使大量截肢患者重新站立起来、失去双眼的患者重见光明。
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五年间(1938年至1943年间),他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都被党组织拒绝。组织上认为,尽管白求恩有着崇高的国际声誉,但他并不是一名共产主义者;而且当时正处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他作为外国公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党的形象,因此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不过,中共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对白求恩表示了他的信仰上的培养。例如,在延安的窑洞里,他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根据一些当事人的回忆,白求恩经常主动提起中共的领导人们,如毛泽东、朱德等人,还引用他们的话来阐述共产党的政策。白求恩还以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向中国人介绍了卡尔·马克思这位德国人的事迹——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外国人谈论起马克思总是饶有兴致。
白求恩逝世前一天,还在病床上写下有关中医药的普及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