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器是何时传入中国?
最早有记载的是唐代,《岭外代答》中“黎母山出青瓷”的青瓷就是釉料烧结后的产物——青瓷釉。 但这种材质制作的器皿并不受欢迎,因为其通透性差,所以并不是餐具的最佳选择。但唐代已经开始将青瓷作为茶具使用了。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瓷土中加入玻璃质成分以增加瓷器的光泽和透明度,这就是所谓的“影青”瓷。
影青最开始出现在江西景德镇的窑场,因为当地瓷土含铁量高,所以在制作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铜进行调色,这样就使得器物表面泛出淡淡青翠而又隐约透明的色泽,宛如雨后初晴的湖光山色。 这样制作出来的瓷器不但透光好、色泽美,而且不易碎裂,深受民众的喜爱。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建造瓷窑,投入烧制。
到元代以后,由于“青花瓷器”的出现,“影青”反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至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原料中重新加入了少量氧化钴,从而制作出大量优质的青花瓷器。
为了迎合市场对“透”、“白”的追求,工匠们不断改进烧制技术、调整制作工艺、寻找最佳的配料比例,最终制作出“料器”这一兼具青瓷与彩瓷优点的全新品种。 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陶纪》一书中,就已经提到了这种新的材质——“近时京窑所烧食器,有纸墨漆金之饰……而佳者无过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