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雕刻师有哪些?
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雕刻者是英国人的乔治·何佩格。 1878年,大清国与英属印度建立邮政通信业务往来。由于当时两国国力都较为孱弱且经济疲软,所以双方先派遣人员到对方国家考察,然后根据考察情况仿制邮件传递装置和发行邮票。 大龙邮票就是中英双方交流的产物。
大龙邮票分三套,分别雕刻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因为这三地都是邮政枢纽,所以各地分别负责部分邮票的雕刻工作。 第一套大龙邮票共有6枚,其中3枚是阳文雕刻(用刀刻),3枚是阴文雕刻(用纸雕); 第二套大龙邮票共12枚,全部由英国人设计并雕刻而成; 第三套大龙邮票共8枚,因为当时香港有“华人不得参预印造纸币及发钞”的惯例,所以这一整套的印刷发行工作均由日本人完成。 因此第三套大龙邮票全都是由日本人雕刻的。
在第二套大龙邮票中有一枚“船洋”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因为这枚邮票所表现的图案是一艘帆船穿过港珠澳大桥抵达内地,而这座桥正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众所周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那么为什么要把一座刚刚建成的世界级桥梁作为邮票图案呢?这背后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雄心壮志。 要知道,自从明朝郑和下西洋起,中国就有“泛海航行”的图腾象征,而到了近代,这一象征被赋予新的含义——“振兴中华,走向海洋”。
所以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了纪念邮票,而这套邮票的正票和中邮代发行的小本票都被命名为《港珠澳大桥》。 当然,作为一座大桥,它还有另一个身份——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于是在中国邮政为它举行的特殊邮展上,一名参观者提笔写下一副对联:“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这副对联也被镌刻在大桥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