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有多少中国美协会员?
我认识的有张思宇,吴玉萍,朱全增,姜国忠(已故),李磊,段铁,刘西远,胡振民(已故),张博,袁武,杜军,崔晓东等,可能不全面。 我在沈阳美院上本科时,学院每年都要举办画展,叫“学院之风”,每年都选几十幅优秀作品送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送几张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我研究生时,学校又建立“沈阳书画院”,负责开展全市的书法、美术创作,每年也要送出很多作品参加国家级展览,沈阳地区的作者进京参展是比较容易的事,有很多作者不但可以买到便宜的机票还可以领取差旅费。记得98年抗洪救灾时,“沈阳书画院”紧急创作的一批书画作品,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录制成纪录片《大爱无疆》在央视播出。 2014年在沈阳召开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选汇报展示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协工作人员以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近千人莅临现场参观指导。 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辽宁美术家在全国大展中获奖的机会和数量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辽宁美术家的实力虽然仍居国内前列,但是新的美术生态已经形成,各种因素促使画家出走外省——比如北京的画价高,北京的艺术机构多,便于办展和拍卖;
上海的画院和高校密集,又有苏州园等地可以借住,生活费用相对便宜;此外还有广州、西安、重庆等地也都是不错的选择。除了地方人才外流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院校统一的招生制度建立,各地方的美术学院开始集中向全国汇集人才,因此造成了一个地域性的绘画势力萎缩,各个地区绘画风格消长的现象。
以前几个单位几个班级出一个全国大奖的作品时代过去了!现在一个院校甚至一个系能出一个参加全国展的水平就已经很难得了。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全国各大奖项里出现大量的来自院校、来自浙江、江苏、湖南等省的作者,而像我们这种从八十年代开始接触美术的人,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和陌生的名字,一种时代的变迁和无以复加的沧桑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