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鸟在中国画是什么寓意?
“雀形目”的伯劳鸟,在鸟类分类中属于“小型猛禽”,体型比麻雀要大些,颜色鲜艳,羽毛有黑、白、蓝褐等色,善于捕食昆虫,也吃小动物,喙和爪都坚硬锋利。
古人根据伯劳的外形特征和心理习性,发明了多种象征意义。 比如,《礼记·月令》中有“仲夏之月……文雉升而群飞”;东汉郑玄注:“雉,野鸡也。文雉者,戴胜雉也。此时皆集于桑,雌雄相逐而飞。”这当中的“戴胜雉”就是伯劳,是古时仲夏候鸟的象征。 又如,唐代韩鄂《四时纂要》记载:“二月朔,宜种桃李杏。谚云:‘春分栽果树,岁月不落土’。”
这里的“桃李杏”也是指伯劳,因为“李”与“理”谐音,“桃”与“淘”谐音,“杏”与“幸”谐音,意味着“理家”“淘金”和“幸运”的意思。 再如,《诗经·小雅·四月》中有“四月维夏,田畯执耒。豫彼桑田,肆朕耕播”。其中的“田畯”就是伯劳,它形象地代表了耕种的季节。 因为伯劳以昆虫为食,古人认为它的武器和本领都在蜜蜂之上(《庄子·秋水篇》),所以用来比喻“勤劳”再恰当不过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伯劳的谚语和说法,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鹰眼虎背,豺声狼形”——把贪婪凶残的坏人比喻成伯劳,告诫人们要远离恶人和恶事;还有人用“鸡鸣狗盗”来讽刺学识浅显无用的文人,用“飞蛾扑火”来提醒人们对危险漠然无知的人等等。 另外,在古代中国的绘画中,也有不少伯劳的身影,比如唐代周昉的《文苑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宋代赵佶的《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不过这些画作中的伯劳,已经没有了“凶悍”的形象,而是被“美化”成了“温顺”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