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碑林的书法家有多少个?
我来做个尝试,将历代书家进入碑林的情况作一个大致的统计。 当然,由于资料等原因,不可能很详尽。而且,我统计的重点在于“进碑”,所以没有将一些书家的题跋、手迹等计入其中。但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吧。(图片大多来自网络)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蔡邕伏刑当日,灵帝特派皇车到洛阳监狱迎接,蔡邕持血书谢恩,灵帝复以王礼葬邕于弘农杨氏墓旁。蔡邕《贺捷表》(传)、《天发神谶碑》并书丹。(此二碑均已不存)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贾谧是西晋权臣贾充的孙子,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艺青年,与石崇等共列“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他爱好文学,也热爱书法,曾集魏晋诸名家书联句诗四首,刻之于石,流传下来,此为最早之“扇面书”(其实就不太像“扇面”)。后人称其为“甲寅三书”或称“金谷佳作”。《修东园帖》、《甲寅三书》、《尊姨帖》(以上三帖均为贾谧所作)及李重光楷书《金刚经》。(这些作品均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
唐代·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张旭在长安城内置酒招李白、贺知章等人共饮,席间张旭忽然大呼大笑,手舞足蹈,然后提起笔来就墙上大书“青莲居士李白,长安多年客,南山采柏树,北陌挑菜花。”这就是传说中的“醉书”了。《古诗四帖》、《兰亭序》(神龙本)、《千字文》(魏孝文帝时,著名诗人、书法家萧衍创作了一部“千字诗”传世,其子萧宝卷命人刻石立碑,但后世所见拓本中常有断句和抄录错误之处)。
宋代·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到秦观家做客,二人饮酒聊天,苏公见室内无甚点缀,便拿起笔来写下——“东坡学士酒酣,戏作一绝句。”此即《秦观帖》。(《秦观帖》全篇:“有心怀古待君回,舞雪歌云醉一回。酒醒梦残朝暮永,人间几度春秋来。”)
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赵孟頫因妻子管道升去世,在家中哀痛欲绝,遂书写唐朝王维的悼亡之作——《燕子楼三首》(另有一本《述怀》)。这也是赵氏所书的有名的“伤感文字”。《鹊华秋色图》;《道德经》、《大学衍义》以及由他撰写的《妙严寺记》。
明代·宪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祝允明与唐寅在苏州城北的横塘遇雨,无聊之际,作“雨意”二诗,诗后祝允明书。《前赤壁赋》末章“且夫江湖之远”至篇尾,此乃祝允明书苏轼此文之最美者。《前赤壁赋》(全文)、《岳阳楼记》、《牡丹赋》。
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汪士鋐应友人之请为幼子写《千字文》,连书四十本,每本十字,合四千字,故名《千文》。这是有据可循的最早的小楷《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