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民币上没有满文?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久远了,不过还是答一下吧。 首先,我国曾专门研究过在纸币上使用满文的问题;其次,现代纸币设计上是不允许出现汉字的(仅允许出现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而古代纸币上是可能会出现汉字的。 为什么要在纸币上使用满文呢?这主要是考虑了少数民族人士的使用需求。在我国古代,由于官方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书面文档中传递信息,因此不存在设计上的问题——无论是汉文、满文,还是梵文(比如印度的一些货币),又或是拉丁文(欧洲的一些货币),只要是正式文件,都能很好地表达意思。但是,如果涉及到支付流通的款项时,不同民族就存在差异了。
元明清三代都是实行钞制,也就是以发行纸币的方式来代替金属币,因此就需要考虑各民族人士的使用了——毕竟纸币是要流通的,你总不能搞出一套只适合汉族人阅读的汉字来充当全国通行的货币文字吧。所以,元末明初的纸币是采用八思巴文和蒙古文的;清初期采取的是满文和蒙文。当然,这个“文”是指汉字中的繁体字。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使用满文了呢?原因很简单,现在我们是采用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的方式为主,纸币为辅,而且纸币的面额也越来越小。
在这种情况下,纸币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印刷工艺要足够精确,二是必须能让各种族人群认读(虽然实际使用时由电脑识别)。很显然,采用什么文字作为纸币上的文字已经不再重要了(毕竟二维码可以随意转换成阿拉伯数字),重要的是钞票的防伪性能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