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一元纸币反面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各版人民币背面图案,都是根据当时的背景而设计的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望,如何建立新型的国家制度成为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的重要议题。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一切卖国协定和条约”、“解放台湾”等主张。为了表示大陆人民对台胞的善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发行新版的人民币,并委托当时著名的印刷公司——上海华孚银行印钞公司印制,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配合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纸币发行工作。
在这套钞票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两个年份。这是由于这次起义虽然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但是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在中国的利益;而且这场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完全消除国内战争的可能性。新中国仍沿用公元纪年,并且保留作为前朝继承者的“年号”。这样,1949年就同时存在了“农历己丑年”(公历1949年)与“公历1949年”这两个年份。这套人民币的印刷发行在当时就具有了浓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新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同时也昭示着旧中国屈辱历史的终结。
1950年至1953年间,为了便于向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交换商品或发放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三次发行了面值分为1元、2元和5角的布票,由上海华孚银行印钞公司印制。这些货币上印制的图案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如高速建设的铁路、发电厂里高耸的烟囱以及农业合作社里辛勤劳动的农民等等。它们也传递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经济、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