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有收藏价值么?
铜锣分为“水调子”、“干调子”和“西调子”等,其中以“水调子”最为常见。 据传,最早的“水调子”是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姓沈的指挥所创制,故又称 “沈调”。 从工艺上看,“水调子”由锣框、锣面和铰链三大部分组成;锣框多为正方形,边框上有栏勾(也称“弦勾”)和双弦(也称“眉线”或“侧弦”);锣面多呈圆形并有一道道花纹,中央凸起部分称“鼓心”,周围呈圆弧状的称为“边棱”;铰链由一根长杆和一个圆盘构成,上下两端分别与锣框和锣面相接,可伸缩转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水调子”的构件有了改进,但形制基本一致。成对的“水调子”一般高约1.5米,最大的达2米左右。 由于受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水调子”无法做到轻薄小巧。因此除了作为乐器之外,还常被用于婚丧嫁娶、祭祀庆典及民间舞蹈演出中。
目前市面上的“水调子”大多来自民间收藏或是考古发掘。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经历战乱等因素,现存的“水调子”多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作品,极少数为明代嘉靖时的遗物。虽然样式各异,但依然可以寻找到明代嘉靖时制作留下的痕迹——如云南丽江发现的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的“水调子”,其边框上的弦勾是明嘉靖时式样的倒刺形;而四川夹江出土的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水调子”,则保留了明代的“半围合”造型,在框上、下沿的四周各饰有两排交叉凹纹,中间则有一列对称的长条形凸点…… 这些有着明显时代特征的“水调子”无疑都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美术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