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壶有收藏价值吗?
民国时期的瓷器,目前市场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价格也不便宜,精品甚至能够达到天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外销需求巨大导致的。 民国的陶瓷外销,其实和清朝中晚期的出口瓷器有很大关系。当时英国人和美国人来华采购的主要对象就是广东的“广彩”和江西的“景德镇瓷”。其中进口量最大的是餐具,这是因为西方人在餐桌上都有使用餐具的习惯,而且越是精致的餐具越能体现出西方人对于东方艺术的高雅与品味追捧。所以那个时候民窑里面生产的很多瓷器都是按照国外人的口味定制生产的。 当然,除了外贸出口,像袁世凯、冯国璋等军阀执政时期,他们也专门请日本设计师设计过官窑,生产过一批批带有西方元素的中式餐具。这些瓷器在当时也是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
民国时期的瓷器在工艺上已经是非常成熟了,无论是粉彩还是珐琅彩,又或者青花,彩瓷等,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其制作水平比起清中期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再加上那时候国外订单多,制瓷工匠们也是非常重视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所以民国时期的瓷器在工艺技术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巅峰。 而作为当时唯一可以与美国英法等国争锋的中国瓷器制造基地,江西景德镇自然受到各方关注。当时从民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初期,国家都给予景德镇的陶瓷业很大的支持。比如1934年,设立“江西省陶瓷科学研究社”,集中了当时的顶级科研人才,对陶瓷原料、配方、成型进行深挖研究;再如新中国成立初,成立了“中央陶瓷研究所”,汇集了全国各地最顶尖的陶瓷研发人员,进一步深耕行业技术。得益于这些重要的科研机构的成立,让民窑的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为以后的辉煌打下坚实基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力释放,经济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使得人们在选择日用品时开始追求更精致。这时拥有精美造型和多彩图案的瓷器再次走俏。特别是一些仿古瓷器的烧制成功,不仅让人们能够重拾失传的古代技艺,同时也让传统瓷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