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收是什么?
《说文解字.手部》中有这样一段话“持也”;段玉裁注“凡言扌者,皆谓用手” 可见在手部的字多跟手持动作有关,因此可以知道这里的收是取握的意思。而这里的笔毫是手握毛笔时笔毫的方向。 同样,在东汉的蔡邕的《九势》中说 “欲书,先散之”,宋代苏轼云:“用笔之法,见于画之尽际,非止于画所之际也…笔已散而犹可收敛,可谓尽善”从他们的话中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就是,笔毫散开之后是可以再聚拢起来的。 而我们常说的提按,顿挫也都是笔毫的聚拢和展开的变化。 在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关于笔毫的问题“一点一画,功用独奇,且复说前,务寄参差…故乃心乎器焉、忘乎物焉,以致其精而遂其妙。”他这里提到了两个词,第一个是功用独奇,第二个是致其精而遂其妙 所以我认为收这个字应该是体现笔毫的一个状态,那么既然是手的动作,肯定是手腕的运动使笔毫发生的变化。
1.横、竖的起笔收笔都是笔毫的聚拢过程(藏锋)
2.折笔处也是笔毫的一次收缩(藏)+一次展开(露)的过程
3.撇、捺末端则是笔毫的第二次聚拢(出锋) 以上三段话主要是描述笔画的收尾情况,其实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笔毫的运动变化,比如转折处会出现二次入笔,这就相当于笔毫的一次收又是一次放的动作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单独拿出来讨论,因为收在字的结构或者整篇书法创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悬针垂露”法的点画结尾处的收笔是一个笔毫的收放运动过程,但是我们在结字的时候也要注意收和放之间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