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银锭有收藏价值吗?
这个问题,让我终于有个机会,能好好介绍下我家传的“元银”了。 这块“元银”是2017年8月14日,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冯村出土的。(图1) 图1 当时现场还有几块残片,经过整理,一共是9块(图2) 图2 因为年代久远,又经过多次洗劫和盗墓,有些残缺不全。但是每一块的形状都是这样的: 这些银锭是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河南行省(省会设在今开封市)铸币工匠制造的。 大德是元朝最后一个年号,从公元1304年至1307年。这个年号的银锭,目前发现最多的就是河南地区,其次是河北、山东等地。这种形制的银锭,一般被称为“元宝”或“折二式元宝”,在历代贵金属货币中,属于比较特殊的品种。因为它不是用于日常交易的辅币,而是政府作为税收和财政补贴给老百姓使用的。
这类元宝的特点是:厚度较大,一般都在3毫米以上,质地细腻均匀;正面文字清晰,笔画粗细均匀,为手工打制而成;背面磨光,有排列有序的螺纹;底部有铸造时的流痕。 但是,冯村发现的这几块元银,却有一些特别之处:
第一,它比一般的元银要薄得多,只有约1.5毫米厚,类似于今天的硬币。
第二,它没有穿孔,不能系绳悬挂,应该属于“平头”的元宝。(图3) 图3 第三,它的形制不是标准的“圆弧角方”,四个角明显比其他地方要更加宽厚一些,呈现出典型的“方形角圆”特征。
第四,它的背面不是光滑的,有明显的流痕和细小的裂纹。
第五,它的文字不同一般,书体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草率而不失规范,而且文字内容并非“大吉”之类,而是一位皇帝的年号“大德十一年”(图4) 图4 我猜测这可能是某位皇子或者驸马刚结婚时的贺礼。因为古代婚俗中有“纳征”“请期”“亲迎”等仪式,其中“纳征”就是指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所送的聘礼中往往有白银,据《仪礼·士昏礼》记载,这种白银形状应是“圆式”(即圆形无棱),每枚重一两。而这种带有四方棱角且轻巧的银币有可能是专门用于“纳征”的。 另外,我在网上看到了类似藏品,标注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联合旗。但通过照片来看,似乎比我家传的这块还要更为精美一些。
那么,这种小银币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根据我的查阅资料所得,这种“元银”确实存在过,并且数量也不少。在明代初年,明朝政府曾经将部分蒙古宗室和功臣的家产赐封给内臣监工,让他们负责开采银矿并制造银钞。同时规定,除朝廷以外,任何人不得私自制造和流通银钱。但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原来这个时候,云南边境的缅甸国王为了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赠送了一根重约12斤的锡杖。这件礼物被送入皇宫后,引起朝臣们的一阵哄抢,因为锡杖表面被镀了黄金,而且里面塞满了珍珠、玛瑙等宝物。不过最惹人眼球的还是锡杖上的8颗宝石,分别是绿宝石、红宝石、祖母绿、金刚石、青金石、水晶、珊瑚和玛瑙。这八种颜色正好对应明朝的“八旗”,寓意着“永镇皇家之山,万世不绝”。
除了这8颗宝石外,缅甸国王还送了明宪宗一颗名为“百眼莲”的宝玉。据传这颗宝玉用五彩琉璃制成,中间有一百只眼睛,象征“天下太平,百事吉祥”。这两件礼物虽然价值连城,但却并不是明朝朝廷正式认可的货币。 直到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朝廷才最终确定以白银六万余两,兑换以前各地私造的银钱。福建、广东等地生产的白银也大量流入市场,使得民间银钱泛滥。
为了控制银钱制造和销售,明世宗命人重新修订《新集宝钞条律》,并把旧版收入《永宪记》。此外还在各地设置银库,统一收购和兑换民间的银钱,严格限制银钱的流出。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彻底消灭“恶银”。直至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期,为了弥补国库资金不足,才开始大规模熔毁民间私藏的银器,换得三千二百余两白银充作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