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币的价值是炒作吗?
“价值”一词在人民币收藏领域里,可没那么简单。 目前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错得特别明显的纸币才能称为“错版币”(此处为官方定义,请允许我偷个懒),这些错版币因其“错得明显、发行量少”而具有收藏价值,且收藏价值与“错得明显”的程度成正比;至于那些印得不太清楚的,或者稍微有模棱两可的,都不属于“错版币”范畴,因此都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显然,这种观点是把“错误”狭隘化了,没有看清“错误”本来应该具备的意义——它应该是一种“偶然”,而这种“偶然”造成的后果就是钞票的印制出现失误。换句话说,只有由于印刷厂操作失误或者其他外部原因导致印制结果跟原来设计有差异的钱票才有收藏价值——这跟纸币的品相无关(除非因为长期收藏而导致的褪色、破损等情况)。
所以上面这张1962年1角券(三罗)就符合上述标准,它是由于印刷厂错误而导致面额数字颜色深重的;下面这张1953年工厂建设银行券(二罗)则不符合上述标准,因为它虽然有一处文字错误,但这是由于最初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而不是印制导致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两种纸币由于错误类型的不同导致其价值高低相差悬殊,但这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对错版的理解是否客观,如果认为一张纸币只要有错版就一定有价值那么肯定是错误的。最后补充一点题外话,目前网上有一些关于钱币回收的价格表,那都是不靠谱的,钱票的回收价格跟许多因素有关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千万别被忽悠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