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山字镜价值高吗?
这是典型的战国山字形铜镜,这种形制的镜子,目前考古资料最丰富的在湖北荆州地区,所以又被称为“楚式”镜。 山字镜因形状像山字而得名,具体样式为:圆钮,方圈足,主区与附区之间有狭长的乳突,将两面穿孔连接起来。
按现在的分类方法应该属于古代用失蜡法铸造的铜镜之一,但是这类铜镜有一个特点,就是背面不平整,有很高的弧线,这是由于制作的时候需要把泥模倒过来放置,然后进行浇铸所致。另外,这类铜镜一般都是无纹饰或者仅装饰短横带,其地纹为水波纹、网格状和方格纹等,此外还有弦纹、连珠纹等作为点缀。
1973年,荆州张居正墓就出土过一面相似的铜镜,当时《湖北日报》还进行了报道,题目叫做《明相张居正家族墓地出土大批文物》,文中说道: “一块长圆形铜镜,直径16厘米,厚4.5毫米,圆钮,八边形钮座,有内廓。除边缘及钮座外,全饰方格纹,背面光滑平整。经化验分析,这面铜镜含锡量高达88%,高于一般青铜器所含的锡含量。” 这件器物现藏于荆州市博物馆。
据我所知,除了荆州地区之外,山西侯马也曾出土过类似的铜镜,不过这些铜镜目前都属罕见,所以我个人认为山字镜的市场价值不应该过低。 再来说说题主提供的这枚山字镜,从图片上看,比较清晰的地方主要是中间的水波纹和四个角落的网格纹(我猜测是网格纹),至于其他的部分则非常模糊了。
我个人判断这是一枚汉朝早期的铜镜(具体年代还需要实物证据来证明),因为汉代人已经开始使用各种染色技术对丝绸等进行加工,使得丝绸呈现出多种色彩,而这一工艺同样被沿用到了帛画的制作上,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初期轪候夫人家出土的T型帛画,以及内蒙古赤峰出土的辽代帛画,它们的正面均为素面无纹,只有背面涂有颜色。
所以,如果我的推断正确的话,那么这枚铜镜的时代可能要比荆州张居正墓所出的那枚早一两百年,虽然目前保存状况不是很理想,有一些地方有脱膜的现象,但是仍然是一枚很有价值的古镜。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