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唱片有没有收藏价值?
先放图,这是前两天收来的一件藏品 这是一张由上海百代公司于一九三三年发行的《血溅红绫》电影唱片,主演是袁美云和叶秋心。封底写着“特别销售”,“限上海全市各书局、各电影院及各大娱乐场出售,禁止邮寄”等字样。
这张唱片的“出生年月日”标注的是1933年8月15日,按一般惯例,唱片的生产与发行会有时间差,估计唱片制作完成的时间应不迟于1933年8月中旬,而可能发行的时间就在8月15日当天或前后几天。因为时间相隔70多年,目前能收集到的有关这张唱片的信息很少,不过能确定的是,这是一张相当罕见的唱片,无论是研究价值还是珍藏价值都相当高。 那么,为什么一张唱片还会有什么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呢? 其实,只要大家认真看看上面的文字就能发现,这张唱片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它保存完整,还因为它是一件“原始证据”,一件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原始证据”。 在那个时代,电影是一种大众消费品,人们看电影主要靠耳朵听,因而留声机、唱片是十分普遍的存在物;同时,因为电影的内容大多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以它们又是记录社会的“鲜活史料”。
我手里有一本上海图书馆出版社的《中国电影史话》,该书记载了国民政府在1934年对上海的电影院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这次调查的样本数量虽然不多(29家电影院),但却十分具代表性,因为从这些电影院的票房收入中,几乎能够看到当时上海各阶层民众的消费水平。 按照这部著作所引用的数据,在上海租界内共有86家电影院,每年大约上映31万部电影,平均每部电影的观众大约在30人左右,每天大约有1万人在影院里看电影。其中最贵的电影票价格是华兴大楼的“新世界”,一张票要1元(相当于今天的100多元);最便宜的是静安寺路上的“平民剧场”,只收了3个铜板(约合今天3元)。
在这86家电影院中,有34家的观众以中产阶级为主,这些电影院多位于上只角。如静安寺路上、铜仁路的“大同电影院”,大沽路、泰兴路的“新光戏院”,静安寺路上的“世界明星影院”,丽园路、南苏州路的“南京西路电影院”等等,这些电影院的票价都在6个铜板上上下徘徊。也就是说,一张《血溅红绫》的电影票,价格在当时的物价水平算比较划算的——比去戏园子听戏要便宜得多(一般剧院的门票价是每张3个铜板左右),甚至比看场马戏(票价约5个铜板)或是去看部新闻片(票价也是5个铜板)都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