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同号数纸币有价值吗?
1948年12月,民国政府在法币的基础上发行了“关金券”(后改为“黄金兑换券”),以海关关税和盐税为担保,发行面额不等的本币,以便于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 其中100元面值的有5种;50元值面的有7种;30元值的4种;20元面值5种;10元面值5种。这些钞票上均印有汉、满两种文字,并注明了“本钞限在国内购买商品”,“本钞国内兑付”或“本钞不限购货用途”等字样。
从1949年6月起,国民党政府又先后发行了“金圆券”“银圆券”和“外汇券”。
由于上述各种货币的发行量巨大,而且时值战事期间,加之统治者肆意妄为的财政政策和不断贬值的币值,导致这些货币严重超发,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首先是对人民的财产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比如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的金融资产只有2.3亿元,而到了年底却猛增到2498亿元。
这么巨大的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靠无休止的印发钞票实现的。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大量发行钞票,而人民手中的钱很快就变成了纸。随着货币贬值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民的心理预期,人们意识到手中持有的金钱其实已经毫无价值。
于是,人们疯狂地抢购物资,试图用手中的钞票换取生活的必需品,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最终,这种无限制的增发货币,造成的钱不值钱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解放军的不断前进和胜利,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最终形成了民不聊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