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粮票有多少价值?
50年代中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购统销的需要,国家实行了粮食配额制度(1963年以前),规定各省市每年供应给消费者的粮食按一定数量、质量、价格进行核定,超粮额部分按规定加价出售。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粮食也逐步放开,实行市场化,但各地情况不一,进展缓慢,有些地方甚至没有放开,仍执行着各种形式的供给制,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布票、粮票等实物券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延伸。这些“纸老虎”也因此有了实实在在的用途——换大米!直到21世纪初,不少地区依然使用粮票。
从收藏角度来看,我国发行的各类票证可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票据凭证类的票证;第二类是奖券类;第三类是股票债券类;第四类是特种行用证书类;第五类是地图类;第六类是文教类;第七类是工业建筑类;第八类是交通旅游类;第九类是生活杂项类。 粮票属于第一类。
目前,国内已经发行的各类票证中,最为值钱的是文物类,因为其具有唯一性,比如我国第一张铁路客票、第一辆汽车票等等。这类票由于发行量少,使用时间早,留存完好的更少,所以收藏界公认的升值幅度最大。其次是稀缺类,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来定,需求量大的,价格上涨就多,如邮票。再次是纪念类、特种类和不常见类,它们各自又因具体的情况而有着不同的身价。
就粮票来说,分为有市面流通的和未流入市场的两种,后者分文不值,前者看品种而定。 目前来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炒作行为,就是大量印制所谓“珍品”粮票的复印件,这种造假手法不仅损害了真正收藏家利益,而且也对历史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收藏的时候需注意辨别真伪,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