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O是民国多少年?
“五十”是一个数字符号,代表的是“公元1950年至公元1959年这十年之间”这个时段,和民国没有一毛钱关系! “民国”的概念起源于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共和时代(当然,建立共和国的理想和实践过程是另一回事);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宣告了民国时代的结束。也就是说,从“国民政府”统治开始,到“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为止,这段历史被称为“民国史”。严格地说,用“民国”指代这段历史是恰当的。
然而,我们日常谈论这段历史时却经常使用另一个名称——“现代史”。那么,为什么又要用“现代史”这一名称?这是因为在民国时期的各个政治力量中,国民党一直把自己的纲领定位为“建国”(即建设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并且坚持了自己对于这块土地的统治权(虽然这种主权地位一直被边缘化)。正因为这样,他们当然认为自己执政的这三十年被称为“民国”是无可厚非的。但其他人可不这么想。共产党人和无数爱国进步人士认为,国民党违背了建国的初衷,把中国引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既然你们不让我们建国,那我们只好自己来创造一个新的国家。1949年以后的人民共和国当然是“新”中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不是“后新中国”),而不是什么“前社会主义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或“前封建主义社会”——这些带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社会形态才是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的方向。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学者都不再使用“民国”这一概念,而是采用了“现代”一词取而代之。于是,“现代史”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称。而“民国史”这一概念则退出了学术讨论的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控制着中国的土地和人民的命运,但是双方对于历史的称谓却截然相反。国民党认为自己的统治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民国史”自然要从1912年的中华民国诞生之时开始;而共产党则把自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新中国的诞生,因而他们的“现代史”显然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准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