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国纪念币是什么?
1912年1月,中华民国的成立意味着旧中国的结束和新中国的开始。为了巩固共和制,1914年起政府陆续发行了以“中华民国开国纪念”(简称“民国开国币”)为主的一系类钱币。
由于时间紧、数量大,这些钞票的版样大多较为粗糙,防伪能力较差,为伪钞制造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这些钞票在流通过程中深受假钞之害,不少钞票被做上了记号或者进行了涂改,使得今日的收藏者们对其印象并不好。不过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以及老票源的愈渐枯竭,这类钞票的价值也水涨船高,值得投资者们关注。 除了流通用的纸币之外,当时还发行了铸造工艺更为精美的铸币——壹圆银币和铜元。其中,1917年和1918年的双旗币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年份的货币上都有汉满文“宝福局”标记,而且这两批硬币的铸造量相对极少。另外,据传因为当年袁世凯下令把铸币厂内的铅加多,所以导致后来发行的袁大头含铅量偏高,价格也相对高些。 至于民国开国的纸钞,目前存世的品种并不多,且大部分为流通损耗品,完整品极少,加之其印制工艺较粗放,又受到假钞影响,所以价值相对不高。只有部分有较大收藏价值的特殊版本的价格较高,比如福建地方银行发行的币面有英文字母的钞票,因海外华侨曾大量寄汇回国并多用此处银元作为交换媒介,因此此类钞票现存较少,价格也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