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中华民国三年铜币?
1914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开始筹建近代化的国民革命军,但由于当时实力不足,决定先从硬件上(主要是军工)进行建设。当时没有钱了怎么办?孙大帅想了个招儿——发行纸币。但光空发纸币肯定不行啊,得有个由头吧?于是就选择了清末的“户部币”作为蓝本,重制了“中华民国公币”(简称“国币”)。 国币分面值有三种,一圆、五角和2角。
一圆的国币正面图案为孙中山像,上面是钟鼎文“中华民国”四个大字,下面是纪值文字“壹圆”。背面图案是嘉禾图,象征人民生活祥和如意。 因为国币的材质是铜的,所以俗称“铜元”或“铜板”。虽然“国币”这个叫法一直延用至今,但那个时候的“国币”可并不“国”!因为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前,这玩意压根就不是法定货币,只是具有货币性质而已。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统一财政(主要是解决军费问题)于1928年开始铸造发行法定货币——银元券。由于第一枚银元券上的图案是袁世凯头像,因此俗称“袁大头”。 袁大头正面图案和国币一模一样,都是国民政府的标志——“五权宪法”;背面则是珠圈和花饰,还有发行年份。
虽然袁大头是正式发行的钱币,但是当时的物价水平非常高,一枚袁大头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于是又发行了小面额的铜辅币来补充市场。这种小面值的铜辅币正面图案和袁大头一样,背面也是加印了面值。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1928年至1948年间,共发行了三套铜辅币,分别是:阳文字版、阴文字版和小面额铸币。其中小面额铸币又可分为小面额三角版和大面额五元版两个品种。
这套铜币最值钱的一个版本要数民国三十八年(1949)发行的5元面值的大额铜币,由于当时处于战乱阶段,经济萎靡,5元钱还能买到不少东西,这枚铜币在解放前就早已枯竭,现存世量极少,市场价格极高。 另外,在1935年至1936年间,国民党政府为了填补国库空虚,还曾经印制过“关金券”用于交易,但这种纸钞并不受欢迎,流通范围也很窄,后来就渐渐退出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