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银币有哪几种?
银元一直是古典收藏品市场的宠儿,从辛亥革命开始至国民政府退出大陆,银元一直是重要流通币,民间流通大量银元。
袁大头
国民3年(1914年)8月,袁世凯正式发布《国币条例》,规定以圆为单位,成色为90%,重7钱2分,称“袁大头”。这种银元在国内广泛流通,是中国市场上最适中的银元。除了“袁大头”之外,还有“大头洋”。大头洋是香港、澳门地区的货币单位,等同于“圆”。所以,香港、澳门地区也会流通“袁大头”,但金额用大头洋替代,如“贰圆”写为“贰毫”。
孙小头
为纪念孙文就任大元帅,中华民国12年(1923年)铸造纪念币,正面为孙文侧面画像,背面铸有吉祥纹饰,配有中文“孙小头”及英文“中华民国元勋”,左右各一十颗星。发行量少、含银量高,目前有很高珍藏价值。
何香凝双豹图百币版
1924年,近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何香凝女士,曾在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日之广州艺术学院)任教,当时任校文学研究会会长。她因喜爱绘画,常趁授课之余,在课堂上摹画。此副“双豹图”便是其中之佳作。曾刊于《香港文艺》1930年1月号,作者署名为“霜影”,引首有作者题诗:“霜冷秋风骏马鸣,岩根隐隐豹潜形。一声长啸千山响,回首孤鸿海上亭”。诗后加盖朱文方印:“香凝女士作”。画上方另有两方朱文印,一为“何香凝印”,一为“双豹图”。图中笔意纵横,墨笔疏简清逸,双豹神态自若,长啸而出,栩栩如生。
《双豹图》属于文人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既是一幅难得的动物画佳作,又是一件珍贵人文字帖。何香凝(1878~1962),女,广东南海人。原名芝,又名茀。自幼接受民间雕版印刷艺术熏陶,喜绘画,兼善诗词,曾习纺织做工、刺绣、印染等工艺。
国民政府建成纪念币
1931年南京政府成立,国民党公开宣布以“三民主义”为国教,这是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字组成的,简称三元。1933年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统一全国币制,铸行“中央拾元”银元。1934年中央银行获财政部批准,推银本位,以50元配1美元定为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