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戥子砝码多重?
古代称量器。产于中国。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楚怀王制令造挈(前329。商秤,668斤),又名权衡、荆衡。从宋代(公元960~1297年)起,人们又称它为戥子或秤星。旧谚云:“七十二行,行行有奖,七十二行,行行有才。”以此来形容戥子的精确。
戥子有盘身、秤杆、秤砣3部分。秤杆为木质,上端敞开并与盘身连接,下端装有横杆,叫“权叉”。秤砣又称“秤吊”,铁制,系在秤杆的下垂部位。盘身上装有小钩,秤砣通过小钩挂在秤杆上。提放衡物时,一手握悬盘,一手提秤砣,使砣与盘分别提起,至物称量完再分别放下。
清代,戥子已有多种,有宫廷御用,有皇家贵族所有,还有专为珍玩古瓷定制。这些戥子,造型复杂,雕琢精美,堪称艺术珍品。
关于秤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当时的秤是纯机械的,由天柱、贯杆和横杆组成。战国时期,出现提梁秤。从汉朝到唐朝(公元618~907年),衡器发展较快,出现了“钩提秤”。钩提秤由两根横杆组成,两端装有锤,中间设有砣。唐朝中期,又出现了“秤星”。宋代(公元960~1297年),人们称它是“秤铊”。元代(公元1271~1368年),渐次推广。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统称为秤。清代(公元1644~1911年)定式秤为30斤一两,100两一句。民间多用杆秤,并有以秤星数头、分别轻重的。杆秤又分单钩与双钩二大类型。秤星又称秤砣,多者60,少者30。秤星数头,指星数与所代表的长度单位数目。例如5头指5个星共计30两,7头指7个星共计49两,13头指13个星共计96两等。有的还附有秤盘(又叫秤架、秤托),以秤物之多寡。也有少数地区不用秤砣而用葫芦秤,即在葫芦底端两旁凿有小孔,装入一定的定量之物,系以细绳,提起即可称量,解放前在陕北、内蒙古等地较常见。葫芦秤没有秤砣,不能远运,只能用其本地产物。
从宋代到清代,由于商业发展,商业计量日益繁复。秤的斤两单位,星数增多,杆的粗细均改“四六”比例,以四六花簧为主;提梁秤,即秤杆上有提绳处都加花簧。这种杆秤方便人员货搬运,能称较多重物;秤星之粒愈多,愈精密,但所用范围有限,多为古玩行和珠宝业所有。而市场流通日用商品仍以杆秤较普遍。
杆秤使用时的读数方法与手拉秤相同。即先读出指针对应的“十二支”,即半斤六两;再读出提绳对应的“十二两”,即八两;两个数字相加,就是整个重量,即半斤八两。
传统杆秤由于秤砣(即秤打)的大小不一,使称量不准,有尖头细杆秤又有扁腰的秤杆,可以缩短秤杆,克服秤砣不平衡的缺点。又增加了秤星,使秤的灵敏程度提高,更精确。还有一种竹杆秤,在秤杆上均匀地点缀有小星,即秤花。常用5~9个,多者可用13个。星数越多,表示越精细。
杆秤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发明的,是更进步、更精确的称重工具。从它出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改进。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给杆秤装上了高科技的“大脑”,电子杆秤便应运而生。它不仅能称量各种日用商品,还能用来化验物品的含量,具有极高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