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用红铜吗?

郜思柔郜思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以前,铜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相当发达,所出产的铜不仅有紫红铜,还有黄铜和白铜等多种,其中以紫红铜的产量最大。紫红铜又简称清铜,因而紫红铜的又称清铜,于是铜器制坯原料亦称清铜货。

紫红铜即红铜,因呈紫色的红颜色而得名,它的导电率和导热率高于其他铜合金,耐磨性和抗氧化腐蚀性能优于黄铜和其他合金,可锻造、焊接和钎焊,易于加工,可制成结构复杂的铸件和零件,还具有美丽的色泽,具有贮藏和装饰功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而历代都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清铜器用料的广泛性在历代铜器中是少见的。

清代的紫红铜器按制作原材料可分为三种:一为纯紫铜(也称红铜)所制;二为以紫铜和其他金属(如锡)浇铸成件,在表面加饰紫铜制成的;三为以黄铜等合金铸造成的。清代紫铜器用料的广泛性超过了历代,在清前期,纯紫铜的使用还不及黄铜,但从乾隆朝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乾隆年间始改用铜,所制之器,亦与宣德、成化无异。”(《陶雅》)紫铜不仅大量用于制作酒海等贮酒器,还制作茶壶、壶承、盘、盆、茶鼎等烹茶用具。

乾隆二十五年(1760),景德镇制作的九件茶壶,底款上分别刻有“大清乾隆庚辰秋御制”“乾隆庚辰秋制”和“乾隆丁酉小春御制”。庚辰为乾隆四年(1739),丁酉为乾隆三十二年(1767),小春系指初春时节,乾隆御制瓷器的惯例,往往在年号下或年号后另起一行记明皇帝御题的年、月、季、节等。这说明这些茶壶是乾隆本人亲自监督制作的。

明代宣德年间紫铜器产量较多,“宣德……铜器有宣庙内府造”(《宣德彝器图谱·序》)。成化年间所造铜器,如“僧帽壶”、“葫芦壶”、“海棠花壶”和“海棠花式花盆”、“花罐、“花尊”等,皆精巧绝伦,在明代铜器史上享有很高声誉。但是,明代中期的正统、成化,嘉靖和万历年间,铜器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绝迹。明代末期,紫铜器的生产和使用虽有所恢复,但铜器的数量和质量已大不如前。清代的青铜器则不同,特别是清中期以后,青铜器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铜器品种齐全,数量庞大,制作技艺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