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佛珠多少颗有讲究?
对于经常接触手串的玩友来说,应该早就发现不同种类的手串其珠粒颗数是不同的,像星月珠一挂共54珠,108子珠的南珠北珠,27珠的金刚圈等。其实,这个颗数是跟佛教中的一些说法有着很大关系的,佛教中的念珠源自于印度的古法,佛家常持诵“百八咒”,百八即108之意,念诵时便用108颗的念珠来进行计数,一颗对应一句真言,诵念圆满,也便度化圆满。
而108也是极为重要的天文数字,代表着十法界,1是圆满、2是阴阳、3是三界、4是四谛、5是五蕴、6是六道、8是一切,在佛教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080颗念珠是18世纪时乾隆皇帝所制,代表十全十美之意,平时便放在清宫大殿的香案上。
108颗念珠最为常见,我们常见的南珠北珠便是,代表圆满。
54颗念珠则为108颗念珠的一半,一般由母亲帮助子嗣信佛而佩戴。
42颗念珠一般为尼姑所用,其来源一说是“十二因缘”和二十四诸天,共计42珠;也有一说是42章经之意。
27颗念珠,由42颗念珠中除去15颗,也由此,27颗念珠也可称为半打,其由108颗的一半再由减去一半所制成,又叫“六六星”,在汉传佛教中非常流行,常用于静坐、念佛时计数。
21颗念珠,由108颗1/5制成,多用于持诵三十五佛。也有说法其象征十方法界与释迦牟尼佛的十心。
18颗念珠可视为27珠念珠的一半,也视为108珠念珠的五分之一,用来计念楞严咒、往生咒等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