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玛瑙珠子是干什么的?
清代的朝珠是挂在脖子上的珠饰,但它的样式和用途与传统念珠已完全不同。
区别于传统念珠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清代朝珠无论男女都由108颗珠子构成,这是源于佛教中关于“108”的特殊观念。“108”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数字,《金刚经》中说世上一切苦恼有108种,而佛教徒犯下的罪孽有108种,在农历的每个年头中也有108个节气,“108”是佛教中超脱生死轮回的圆满数,象征着圆满,同时又代表着烦恼。按照佛经的说法,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每个苦各有12个烦恼,因此烦恼有96种,再加“三灾”(火灾、水灾、风灾),有4种,合为100,再加上“六贼”(眼、耳、鼻、舌、身、意),合为106,再加上“四大”(地、水、火、风),最后得108。
佛教信徒认为要解脱烦恼,必须念诵108遍经文。念珠108颗就代表着108条烦恼,每念诵或掐算一次,就代表清除一个烦恼,最后达到完全解脱。念珠发展为清代朝珠后,念珠上的佛头变成了“佛头垂饰”,作为朝珠的标志。其下有3串小珠饰,叫做“纪念”,象征着四季,左右两边各一串,每串10颗,称为“小记”,象征着月行12属;后面一串为4颗,称为“背云”,象征着周天星宿。
大玛瑙珠子与背云相隔的是5颗彩珠叫“缔”,象征着五方,而彩珠两端的1颗大珠子叫“记仔”,象征着日行南北。因此,清代朝珠的各部分装饰珠饰的总和正好是144个,象征一周的天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