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白玉有没有颗粒状?
汉白玉的成因比较复杂,不同生成环境的汉白玉其内部构造和表面特征不一样,有的内部结构比较疏松,有较多的砂眼或裂隙;有的内部构造比较致密,表面光滑细腻,矿物成份和化学成分也不太一样,因此产生了不同种类和不同颜色的汉白玉。汉白玉中的主要矿物体积比较大,呈粗大晶粒状致密排列,其硬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耐久性都很高,加工性能较好;汉白玉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较好,抗冻融性能良好,适于在寒冷地区使用。
总的来说汉白玉的外表呈现为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粗晶大理岩比较均匀致密、晶粒较粗大、质地较纯,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优于细晶大理岩。因为矿物粒度较大,汉白玉在表面磨光后呈现晶莹透亮、银光闪烁的镜面效果。
从汉白玉的显微构造特征看,其主要矿物构成是方解石,含量达95%或更高,其他含有磁铁矿、闪锌矿、盐酸岩等微量杂质。方解石单晶体为菱面体形状,六面体都有一定的弧度,形状类似西瓜籽,所以也称为“瓜子片”。汉白玉是多晶体构成的岩石,是由无数个粒度大小不等的方解石晶体所组成.单晶体在极射投影图上应为两个点,但是由于汉白玉中晶体取向没有一致的规律,当形成多晶体岩石以后,各个晶体的单个极射投影点在图上漫散的分布,形成了许多团块及片状构造,即所谓“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