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器刷漆么?
古人确实很聪明,有需要就会有相关的产业出现。在瓷器产生过程中,漆器是其早期的蓝本,但是当时漆器价格昂贵,需求很大,因此瓷器开始大规模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有些瓷器品质不好,釉色不好,裂纹,甚至开裂,但是为了出售,于是就进行了表面涂漆的处理,我们通常称之为假包银。有些是一开始设计时就打算刷漆的。比如盘口瓶,为了防止釉流滴,瓶口托底一般不出釉,烧制出来呈现白色,为了防脏,涂上黑色,因此,我们经常会遇到瓶囗和托底有包黑漆的。还有些如北方浑水釉的黑瓷,为了更好的衬托黑釉,会在黑釉瓷器上面再次涂上黑亮的漆。南方青瓷很多也是釉色不好,同样涂了黑色漆。
这类刷漆的瓷器,时间久了,漆会老化,出现裂纹,有的甚至会脱落。修复过程中,为了防止继续老化,脱落后露底(特别难看),会用国漆托底,托底后的颜色比原漆要鲜亮,所以从颜色就可以看出是否修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