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落款字体怎么认?
瓷器落款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宋体。宋末开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在大量的版刻中产生了一种横竖笔画较粗、方头方尾的新字体,世称“宋体字”。“宋体字”横平竖直、端庄清秀、结构严谨、笔道规整,被应用于许多官窑款识。
二、颜体。颜体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由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其楷书端庄雄伟,结构阔大开张,笔画以圆笔为主,线条饱满而富有力度,世称“颜体”。颜体经常使用在督陶官款中。如清乾隆官窑的“管”字,大都用颜体。
三、欧体。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御窑厂瓷器上大多书写“干支字款”,“干支字款”大多出自欧体,笔道刚健有力,结构严谨方整,笔画横平竖直。
四、董体。董其昌创立的“董体”也偶尔在督陶官款和仿古款中出现,如“雍”字,笔道方尖。笔画粗而疏朗,行笔有方有圆,刚柔相济,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五、柳体。柳体一般用在庙堂款和题诗句上,其字结构严谨,骨力遒劲。笔画瘦硬挺拔,刚健有力。横细竖粗,横画起笔往右顿,收笔迅速提起,竖画起笔或圆或方,收笔处有回钩,且出锋锐利。
六、魏碑体。以方正古拙为特点的魏碑体一般用在佛教款识中。楷书四大家包括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