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烟嘴选料是籽料吗?
清代玉器中有烟嘴一类,是抽旱烟时为保护牙齿而装在口端的烟锅前面的接口器。一般用翡翠或和田玉制成,有圆柱形、八角柱形和四角柱形。顶部和侧身常有透雕的各种造型图案,两头镂空,吸烟时烟丝从透空处可以看到。
清人所戴玉烟嘴一般不长,大多在5~7厘米之间,两端有大小两孔,烟锅进入大孔,小孔吸烟。清末,玉碗、玉烟嘴一类的实用装饰品开始普及,不但王公贵族戴得起,富商大贾、小官僚、小盐商以及手工作坊中有钱的师傅也戴得起。清宫中一些人,包括太监、宫女、包衣以及一些当差人等也大多佩戴这样的装饰品。清末,由于社会战乱,宫廷中常把旧玉器、旧玉佩出售或变卖来筹措经费。一些有身份的人外出,常带着旧玉佩、旧朝珠,遇到讨价还价者便低价出售。这样,玉烟嘴流入社会后,成为下层人佩戴品。
清代玉烟嘴原料大多是和田玉、青海玉上剥下来的皮料,也有的是玉石山料的碴口料或水料。玉烟嘴的制作,一般先截取玉料粗磨成长短不一的圆柱体,雕刻大体轮廓和粗图,然后装在铁圈内,两端磨出大、小两孔,再进行细雕图案。图案有人物、瑞兽和一些吉祥图案。烟嘴的玉质较脏,常有绺裂和白斑等。玉烟嘴是清代玉器的一个品种,现代仿品较多,但雕工生硬,缺少清人做派,在鉴定时要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