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宣德炉是什么铜做的了?

封铭阳封铭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其影响十分深远。其铸造工艺的高超,是中国古代炼 Bronze 技术的突出代表。宣德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反映和象征,虽然宣德炉的铸造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对后世影响极大,为古玩收藏家所收集。

宣德炉,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由宫廷亲自督造的一批铜香炉,以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古典清丽,材质独特,被称之为铜炉之王。宣德炉的制作工艺和配方曾作为宫廷秘术被独占,但传至后代后逐渐失传,后世虽然也曾有仿制,但都是形似而质、韵不足。有史料记载,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8年)仿铸宣德炉,但工艺已远不及宣德年间。到清朝乾隆时期,也是乾隆皇帝亲自下旨令仿宣德炉,但最后也只能做出外形而已。

宣德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孙,在他的曾祖明成祖的大力支持下,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船队七下西洋,宣扬国威。据记载,郑和船队在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他们每次从海外带回大量的珠宝玛瑙,也有大量的黄铜、紫铜。由于当时国力雄厚,政治、经济空前繁荣,铸炉的各种条件俱备。明宣德皇帝喜欢铜炉,宣德三年(1428年)他特命吕震、吕直、吴邦等太监,责成工部,征集最好的黄铜,易州(在今河北易县)的青铜,以及被掠进皇宫、来自南洋的大量黄铜,下令铸造品质精良的铜香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宣德炉的传奇。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古铜器开始进入收藏家们的视野,2012年度,宣德炉更成为收藏板块中的明星。在去年的中国嘉德春拍和秋拍中,宣德炉的成交价格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嘉德春拍中的铜胎珐琅三足盖炉,以1534.5万元成交,而秋拍中的铜胎珐琅仿宣德款博山炉更是以3220万元成交,一举打破古铜器拍卖的纪录。一些有长远眼光的收藏家开始将目光锁定在古铜器上,其中宣德炉备受关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