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收拾盒花用什么镶嵌的?

苟子岚苟子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代人认为首饰只可是是女性装扮美艳的一种装饰品,其用处也只可是是装饰,而在古代,首饰却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我国最早的首饰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首饰的制作方法和装饰风格也日渐精巧,首饰开始成为社会地位和尊荣的象征,并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清代达到最高峰。

“收拾盒花”就是清代宫廷中皇后、贵妃等后宫女性梳发时所使用的珠翠发饰,因其须成套摆放于梳妆盒中而得名。清宫中这种盒花从三品命妇直至皇后均有,虽皆以“凤钿”为名,但制作却依品从高低、镶嵌珠宝之多寡以及纹饰、造型来区别,在使用上也作了严格规定。《大清会典》中对盒花就有详细规定,皇后发饰上须镶十二只宝石“钿簪”、翠盖、金钸、金约等珠翠。在清代宫廷清档记载中,即有“做八寸金钸一柄,上要累丝嵌珍珠,做金钸一件”,“如意嵌珠翠钿簪九事”,“四寸二分翠盖一,四寸四分金钸一件”等制作记事,而清宫旧藏中亦有一件“金钸”与后妃朝珠及钿簪等一同存放于盒中。清宫中后妃的珠翠盒花分别按等级储藏于各宫之中,据光绪年间《各宫殿陈设及妃嫔铺垫底帐》即有孝庄文皇后(崇敬皇太后)钿簪五匣、孝惠章皇后(仁寿皇太后)钿簪五匣、乾隆皇帝之贵妃金氏(慈宁皇贵太妃)钿簪四匣、令妃(皇考令贵妃)钿簪四匣等贮存于各宫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见,清代盒花的制作数量之繁。又因这些发饰中的钿簪、翠掩、金钸等首饰均需放置于梳妆盒中,所以此类首饰亦被后人称为“收拾盒花”。

清代“宫里红”红珊瑚为红色之最,其色泽红艳通明,光华灼灼,有血之流动感觉,常被形容为“内有活血”或“红中透活’,这种“宫里红”珊瑚在清宫中极为珍贵,多用于帝王后妃的朝冠及大毛披肩、朝珠、手串等。由于珊瑚的硬度较小,较难制成各种繁缛精巧的工艺品,因此在装饰上有“珊瑚不能镂”的说法,而这件大件的三清九白珊瑚盒花是极为少见的。其工艺之精与品质之高在清代后妃首饰中更是少有,这件盒花的制作应与孝全皇后下嫁和硕怡亲王之时的皇太后所赐的“御前物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极精美珍贵的珊瑚首饰品,在中国清代宫廷首饰,乃至整个工艺美术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清代乃至中国工艺美术集之大成的上品杰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