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戒尺多大?
“棍棒不离身,戒尺常在手”,是古代私塾先生的真实写照。所谓戒尺,是老师惩罚学生的“武器”。别看它只是一块板子,看似轻轻一下就打下去,实际上很重,打在脸上很疼。
清代,学子犯错时,先生先把他叫到跟前,板着脸,一言不发。有时,学生怕先生的戒尺打人,便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先生见状,索性把戒尺往桌上一摔,吼道:“你还敢不敢了!”学生吓得全身发抖,赶紧跪下,连称“不敢”。这时,先生才会和他说话。
如果是错误较轻,先生就用戒尺打一下学生的手心。如果学生犯错很严重,就罚他多抄功课或者罚跪。如果有学生总不长进,先生就要罚他一边站在院子里,一边罚他写下“自省词”。
其实,戒尺是孔夫子的教学法宝。据《礼记·玉藻》记载:“罚不罚昏、不厉脸色、趋舍必疾,步矩循轨。”意指教师教导学生时要态度和蔼,规训学生时,则手持戒尺,横于膝上,才严加惩罚。
古人在罚学生时很有办法,有罚站、罚跪、罚抄写、罚面壁、罚出校门外罚劳动的,还可罚其不吃东西,号称“罚饿”。但最多的是罚站在堂下或罚跪,跪则面北,以示罪人之责。
对学生的惩罚,当然严禁体罚。如果先生犯误,就要罚先生“吃斋”,一般十天半个月吃素食。如果先生的过失极大,就要罚他“跪香”。所谓跪香,就是整整跪上一晚,念天地之苍生,念圣贤之教诲,悔恨自己的过失。如果先生的过失很不该,就要把他绑起来,叫“打凉棚”。
在清代,读书人是高贵的。他们穿着长长的马褂,戴着高高的帽子,那样子很是神气。就是犯了错,先生也不敢对他们用威逼利诱。最多是对其体罚,也是偷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