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窑瓷器值钱吗?
宋代是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瓷业自然也相当繁荣昌盛,窑场林立,名品迭出,在工艺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青北白”,是我国唐、五代制瓷业的基本格局。宋代的陶瓷业已空前发展成为南方龙泉缥瓷、北方定州白瓷、“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的繁盛局面,且名窑名瓷迭出,异彩纷呈,风格各异。
宋代的瓷器以其瑰丽、温润的釉质,简洁、典雅的造型,比之“唐彩、元青、明清瓷”更具有艺术魅力,更富大家风范,是古陶瓷中的珍品,所以宋代官窑瓷器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中频频拍出过亿的天价。宋代民窑青瓷与官窑青瓷,在工艺、造型,釉色上都极为相似,因此民间有“家有万贯,不如宋代官窑一片”之说。其实宋代民窑青瓷与官窑青瓷本质上的区别仅仅在于“烧制时间的早晚”。宋代官窑青瓷是在宋代民窑青瓷基础上烧制出来的,是选择宋代民窑青瓷中的精品而烧制出来的。宋代官窑青瓷之所以价格比较贵的主要原因是在存世量上比宋代民窑青瓷的数量要少得多,因为宋代官窑为宫廷单独烧制瓷器,而宋代民窑既为官家(宫廷)烧制,也为民间烧制,这就是宋代官窑青瓷与宋代民窑青瓷之间唯一区别。宋代民窑烧制的青瓷完全可以达到宋代官窑青瓷的工艺(造型、釉色、开片)水准,而且也有极少量的宋代民窑青瓷精品流入宫中用于陈设、玩赏。所以,在当今的拍卖市场上宋代民窑青瓷以它物美价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藏家所青睐。宋代南北地区在不同气候及矿藏资源条件下烧制出的青瓷釉色也各有不同特点,北方地区烧制的青瓷主要以白、黄、黑、褐等胎的瓷胎为主,施以淡青釉或翠青釉。因北方地区煤碳资源丰富,烧制温度一般在1380度左右,以煤作为燃料,所以在青釉中自然地流淌着大量的黑、褐色的铁质析出物,俗称“泪痕”,而且其胎釉结合紧密,釉色晶莹亮丽,敲击时能发出金属般的响声。著名的北方烧制青瓷的瓷窑有:哥窑、汝窑、耀州窑、当阳峪窑、龙泉窑等窑口。
北方地区烧制的黑瓷主要以当地洁白细腻且含有少量铁质的优质瓷石作为瓷胎,施以流动性极强的黑釉,在1320度左右的温度中一次烧成,由于瓷器表面所施黑釉较厚,经窑火的高温熔融产生极为丰富的窑变现象,其制品中尤以剪纸贴花黑瓷、油滴黑瓷、木叶黑瓷、鹧鸪斑黑瓷为宋代黑瓷极品。著名的北方烧制黑瓷的瓷窑有:耀州窑、当阳峪窑、吉州窑、耀州窑等窑口。
景德镇在北宋时期是烧制青白瓷为主,主要烧制盘、碗、洗、杯等日用器皿,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的典型产品,故有“假玉黄金”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