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窑瓷器透光吗?
建阳水吉大口窑建盏,从南宋起就出口日本了。日本人对于黑釉建盏的称呼是“天目”,来源于南宋时运载建盏的船舶的名称。
南宋时期建盏在日本备受上层贵族青睐,日本镰仓幕府时期,佛教临济宗、曹洞宗相继成立,建盏作为茶道具传入日本茶道界,尤其是得到“茶圣”千利休的偏爱,建盏因而成为日本国宝级的茶道具,被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的建盏有四只。
在日本茶道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黑暗中也闪耀着光芒的建盏,是冥冥中有眼睛在注视着,所以建盏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结晶状釉称为“曜变”,“曜”同“耀”,意思是闪耀的光芒。
日本人认为建盏的釉色有三种,曜变天目、油滴天目、兔毫天目。兔毫建盏最常见,油滴建盏次之,曜变建盏最为珍贵。千利休的孙子曾收缴天下所有建盏,把盏身上有猫眼睛一般釉的建盏砸掉,保存下来的就是现在传世的藏品。这种釉被称为“猫斑天目”,可见建盏的“变”是多么珍贵。
2009年中国赴日参加“天目茶会”,日本茶道界向我们推荐的供茶建盏均是南宋年间的藏品,传说是北宋宋徽宗的御用茶盏,由天皇家族收藏,是日本茶道界公认的第一品。该盏釉色为深红褐色,带有少许绿色,表面遍布圆形结晶状斑点,内壁有少许针状结晶纹。
当茶艺师把盏置于手中时,盏内水面如同繁星满天,又如夜月飞霞,随着手腕的晃动,星星点点在移动,如同无数眼睛在注视,那是一场怎样的视觉盛宴。当我小心翼翼接过“第一品曜变天目盏”敬茶时,我惊愕地发现盏底透光,茶液清晰可见,我赶紧放下茶盏,生怕我这方浊土弄脏这天界来客。
在日本著名的茶书《茶之本朝》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建盏盏底皆透光,其上作斑点如星斗”。
建盏底部透光吗?有人说,建盏不可能底部透光,烧成的茶盏,底部和口沿施满釉。有人说,烧成后的建盏底部透光,建盏的制作工艺不需要托坯,底部无釉,所以建盏底部透光。
建盏的制作工艺确实不需要托坯,底部无釉,但是建盏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底部不施釉很难进行市场流转。在日本茶道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富翁把装建盏的容器放在地上,由于建盏底部无釉,容器受到污染,富翁把茶碗扔掉,以示懊悔。所以,建盏的底部是否施釉,受到建盏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关注。
建盏的窑口主要有建阳水吉建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南郊窑、建阳东苑窑、江西吉州东西槽窑、福建同安窑,南宋时以上窑口全部烧制建盏并远销日本,所以传世的建盏很多在日本茶道界藏品之中。日本茶道界有这么一种说法,烧制建盏的窑口如果底部不施釉,可以进行“天目茶会”,但是不能参加更高级的茶会。因此,我所看到的传世品建盏都是底部施釉的。
建盏底部施釉,是否还有底部透光的?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