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晚年书法?

韩佳洋韩佳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曾经在2016年发表过一篇长文《从“北碑”到“二王”》,对何绍基中年、晚年的书风转变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现在借这个机会再谈一谈我对他的晚年书风的看法。 何绍基早年学颜楷,中年取法汉魏碑刻,晚年转益多师,广涉晋唐楷书和篆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他一生的经历可以用“南北奔波”来概括,即青年时期在广州求学,中年以后又长期在北京当官,晚年时则又往返于湖南与北京之间。这种频繁的迁徙生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必然是潜移默化的,也必然会对他的书风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何绍基的书风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绍基的一生。

据我的观察,何绍基的书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学颜体(35岁以前);中期取法北朝石刻(35—48岁);晚期专精小楷(48岁后);老年转益多师(65岁以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很严格,而且很多书家的一生都会经历不止一个阶段。以何绍基为例,他在57岁时还写了一篇《临张翰思故园帖后》,其中“故园”二字已经明显出现了北朝碑刻的风格。 那么具体地说,我们该如何看待何绍基的晚年书风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雅”是晚期书的总体特征 何绍基在48岁之后,虽然仍致力于小楷创作,但是风格却与年轻时的作品有了很大区别。他早年学习颜楷,后来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北朝石经上。从这一时期的作品来看,其结字仍然有楷书笔意,但笔画已呈现出隶书和北碑的特征。不过,这时的何绍基还没有完全放弃对“二王”的研习,所以其笔法中仍然保留着一定量的“二王”因素。 从57岁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何绍基都始终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之中。在这个阶段里,何绍基放弃了之前的追求,转而以篆法来书写小楷。由于篆书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因此在何笔下的小楷中,粗细对比更加强烈,点画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含蓄。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何绍基已经基本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古雅”之境了——“古”是指他对传统技法的学习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雅”则是他个人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彰显之处。 二、用笔上的变化 “笔”是书法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评价一件书法作品的主要标准。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一位书家的书法风格,就必须要了解这位书家在用笔上的特点。 一般来说,书法艺术的用笔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点画的形态及其之间的关系,二是点画之间的节奏变化。前者是笔法层面的内容,后者是墨法层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书法作品的造型语言体系。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何绍基在晚年时已经将北碑的笔法应用到了自己的日常书写当中去,而这种用笔方式无疑也给他的作品增添了一份苍茫的气息。 三、结构上的演变 在“用笔”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重要问题——“空间分布”。所谓“章法”就是指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笔墨”是书法作品中“形而上”的内容的话,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布局”——这就是我们在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时必须考虑到的另一个关键元素。 何绍基晚年所写的作品中,字距大多都很均匀整齐,这也说明了他在晚年时期已经基本掌握了古代书法家们在书写小楷时常用的那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白方法了。

四、小结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何绍基一生都在进行着一种“自我蜕变”式的探索过程,而从他不同年龄阶段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这一点——早期的作品反映了其“由圆入方”的探索历程;中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其对北朝书风的钻研成果;而到了晚年时期时,他又重新回到了魏晋古法之上,并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这种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艺术家去学习及借鉴!

优质答主

个人喜好不同,我比较喜欢他的行书,当然这也不是他晚期(同治五年)的字体,这个时期他的字还保留了一些早年的书风,比如《兰亭续集·五集序》和《西园雅集图记》中的字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晚期的字更精致一点,字形也更扁长一些了。 这里只贴一幅他的作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他中后期书风的演变。(这幅是他给一个名叫徐郙的书斋写的对联) 这幅作品是他在65岁的时候写的,这是他对联的一个落款。 “辛未(1841年)春三月,书于京师寓所之东轩” 我觉得这种字很符合我们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