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翡翠吗?
明朝中期,缅甸翡翠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玉石具有很高的价值。直到清代中叶以后,随着翡翠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宫廷对于翡翠的需求,才使翡翠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并被视为珍贵的宝石品种。 在我国古代,由于缺乏鉴定翡翠的科学手段,加之当时的人们缺乏对翡翠的认识,所以将许多种颜色的玉石都称为翡翠,从而也造成了对翡翠认知上的混乱。例如在唐代,人们就将绿松石称为“翡翠”;宋代又将青金石、孔雀石也称为“翡翠”或“翠玉”等。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唐代时期就已有翡翠的生产,当时的翡翠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腾冲地区及缅甸北部密支那一带,而当时的翡翠多被用来制作装饰品,如手镯、戒指等等。 据考证,我国的翡翠产区主要有两处,一是位于今云南腾冲地区,二是位于缅北密支那地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翡翠产地有两个地方——印度加姆波尔区和缅甸抹谷区。 这两处产的翡翠原石皮壳特征不尽相同:腾冲地区的翡翠原石皮壳薄而不透,颜色多为黄绿色;而来自缅甸的翡翠原石则多呈灰色、深灰、黑灰色,并且常可见一层风化皮壳覆盖于原石表面。这两类翡翠原石均有较高的价值。
在我国民间,翡翠通常分为A、B、C三类货色: A为天然翡翠,也称“A货”; B为人工处理过的翡翠,也称“B货”或者“B+C货”。此类翡翠经过酸洗去除其内部杂质后,再用树脂浸入其表面来填充其缝隙,使之变得更加通透美观; C是假翡翠,也称“C货”。此种类型的翡翠是经过染色加工而成,色泽鲜艳,但时间一长就会褪色变暗失去光泽度。